美国作家赛珍珠(1892—1973年),一生以中文作为母语之一。她第一个用英文翻译《水浒传》,将其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引起西方世界的强烈反响。最值得一提的是,赛珍珠凭长篇小说《大地》勇夺普利策奖、诺贝尔奖,这部小说以中国农民的真实生活为题材,是她在南京边教学、边创作完成的。赛珍珠1973年逝世后,墓碑上只用中文镌刻“赛珍珠”三个字。
在美国西雅图一个静谧的墓园里,长眠着犹太裔汉学家埃尔温·赖夫勒(1903-1965年)。他的墓碑上,用钟鼎文刻着一行汉字:“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此句典出《论语》,是子贡向孔子请教时说的话。埃尔温·赖夫勒一生精研中国文化,参与编撰《德华标准大字典》。
前苏联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也对《论语》情有独钟。他的黑色墓碑上镌刻着一幅汉字对联:“诚意格物心宽体胖、孜孜不倦教学相长”,横批是“不愠”,洋溢着浓浓的儒家情怀。
除了阿列克谢耶夫,喜欢“墓碑中国风”的俄罗斯汉学家不在少数。俄国18世纪的传教士雅金福·比丘林晚清时来中国游学传教,他的墓碑上刻有“无时勤劳垂光史册”八个汉字。再比如,克里夫佐夫(1914-1979年)的墓碑上刻着“忠贞苦学”,弗·季霍米罗夫(1929-1989年)把汉字“爱敬孤洁”写入墓志铭,这两人都是苏联时代的汉学家。最有意思的要数彼得罗夫(1907-1949年)的墓碑,上面只留下一个大大的汉字——“梦”。据说他自视有贾谊之才,却郁郁不得志,早逝时还只是个小小的讲师。这个“梦”字,或许是他对自己一生怀才不遇的无奈喟叹。
(摘自《文史月刊》第2期 李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