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法眼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

第A3版
视点
 
标题导航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5年03月1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票咋突然“变贵”了?小心被套路
“捆绑销售”乱象频出 律师:若构成欺诈应“退一赔三”

    南方日报 图

  “买机票时附加付费服务真是眼花缭乱,一直小心翼翼勾选的裸票,最后支付环节还被捆绑了全能服务包,五张从长沙往返曼谷的机票多了200多元。”3月18日,长沙市民朱女士分享了自己在购买机票时遇到的不愉快体验。而记者调查发现,她的经历并非孤例。大量消费者在不同社交平台吐槽,平台购买机票的捆绑消费套路太多。

  作为促销手段,捆绑销售仿佛在电商销售中较为常见。不过,针对这一行为,律师也表示,如果平台并未在显著位置进行提示,其行为可能构成欺诈,需要按照机票总价进行“退一赔三”处理。

  现象:稍不留神就买到“高价票”

  因为发现最终支付的价格和平台一开始提示的价格并不一致,朱女士及时取消了支付。不过,也因为这一变动,当朱女士想重新购买同一时间同一航班的机票时,机票价格出现了单张近百元的涨幅。最终,朱女士未能以最初的价格购买到这五张机票。

  长沙市民裴女士在购买机票时,也遭遇了平台的套路。她告诉记者,年初在旅行平台购买了一张长沙飞往西安的机票,支付后发现,这张机票累加各类服务后的支付价格比官网售价高了近50元。“虽然钱不多,但是被坑了就很不爽。”她说。

  记者注意到,许多网友都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吐槽机票捆绑销售,感叹订机票的捆绑消费套路太多,附加服务自动买,想退又不给退,简直“防不胜防”。

  随着出行需求的逐年增加,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机票成为许多消费者的选择。尤其在出游季、长假到来时,出行订票需求旺盛,但各种所谓的“特惠套餐”“出行礼包”捆绑销售却正在成为大家出行路上的“绊脚石”。

  调查:各种服务叠加,机票价格高过官网

  3月18日,记者尝试通过多个平台购买一张3月21日9时55分从长沙飞往西安的天津航空GS7608机票。诚如裴女士所言,旅行平台购票首栏均自带各类名为“服务包”的套餐,价格多在38.9元至52元不等。其中,智行总价445.9元,携程465元,同程457元。而记者在天津航空官网订购的机票仅包含机建燃油,总价格为403元。

  记者注意到,进入不同平台的机票支付界面,排在前几位的机票购买选项通常包含了“出行保障”服务,需要额外支付几十元不等的价格,以获得酒店满减券、接机立减券等服务。仅京东的“生活服务”专区中“酒店机票”的选购支付过程,没有出现机票捆绑的附加套餐。

  针对消费者遇到的情况,携程工作人员称,旅客购买的产品为特惠套餐,包含了机票接送机服务和航班取消补贴、航司里程通兑券等。该工作人员补充道,对“特惠套餐”的提示,平台已在购票界面以及产品详情中进行标注。

  在线旅游平台在未充分告知的情况下,强制搭售保险、酒店优惠券、接送机服务等附加产品。有的平台将捆绑消费设置得极为隐蔽,消费者在预订流程中难以察觉,直到付款完成才恍然大悟……此类乱象层出不穷,损害了消费者权益,部分行为触犯了法律底线。

  律师说法

  未显著提示,应“退一赔三”处理

  湖南泓锐律师事务所匡俊强表示,消费者在购买机票时,应当仔细查看平台对附加产品是否有相关提示,如果平台并未在显著位置进行提示,那么应该按照机票总价“退一赔三”进行处理。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在诉讼实践中,平台涉及有争议的‘捆绑销售’部分往往并非完整的合同金额,所以消费者在举证充足的情况下,对有争议部分‘退一赔三’是可行的。”匡俊强表示,平台在搭售产品的时候,如果做到了充分且必要的提示,但消费者没有仔细查看,就不能说其涉嫌欺诈,这种情况下,“退一赔三”的诉求往往难以得到支持。

  基于此,他建议,消费者如果碰到平台搭售机票以外的其他产品时,可以在保存好相关证据的情况下,向主管部门反映,例如民航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李致远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
站长统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