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网上流行一个段子,说:11月8日,是“记者节”;接下来,11月9日,即“119”;11月10日,简称“110”;到了11月11日,是“双11”网络购物节,连起来是:防火、防盗、防记者、防败家娘儿们!
段子都是冷幽默,借戏谑道出一些心有戚戚,日常却难以言明的尴尬与无奈。这个段子前面都是铺垫,笑点落在“防败家娘儿们”上,段子手很可能是个只挣钱不花钱的“妻管严”,借机倾吐下都快压抑成内伤的心头郁闷。因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相关研究报告显示,网购用户中男性比例要高于女性,“女人爱败家”与现实并不相符。幸亏是个段子,要是新闻,早转了五百次以上,作者此时可能坐在班房里,看着别人笑得欢,自己却再也笑不出来。所以,记者一定要防假新闻啊,防不了,那就趁早转型去当段子手吧。
笑不出来的,还有真正的光棍们。“双11”,早先明明是单纯的“光棍节”。“11·11”,日历悲天悯人地用数字勾画了光棍们形单影只的形象,但如今,连编段子都要将这点人间温暖也拿走——不止喧宾夺主,而是提也不提,直奔主题,说是什么“要要要要”的购物节,根本不想好好玩耍了。虽说“光棍节”不是正经的法定节假,但也不该如此赤裸裸地沦为购物狂欢节,日历上的四个“1”,个个看起来像“血拼”之后“失血”过多的骨架,谁最开心?防这防那,不如先防防商业侵蚀文化——“光棍节”要脱光,可不是脱光节日的文化外衣之后,就只有商家算计钱包的小心眼。
为了那点小算计,商家的病毒营销也可谓防不胜防。一打开手机,一上网,各种推送,各种营销弹窗,就不请自来。不胜其扰的同时,又令人觉得不买些什么就辜负了这个时代。不久前有传闻说,工信部拟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接收者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真心希望这个规定能覆盖到所有形式的短信息,假如梦想早日成真,那真得感谢这个时代——否则,只让娘儿们担当起败家的责任,实在不够爷们儿。
而网购,之所以被称为败家,一是狂轰滥炸的信息营销会诱导人非理性消费,二是网购质次价高、假冒伪劣现象严重。10月24日,质检总局网公布了一份质量监督公告显示,网络销售的儿童玩具、服装、鞋类、背提包和小家电等,不合格率近三成。如果买非所值,无论钱多钱少,都堪称败家;反之,如果都能做到价廉物美,网购应称之为勤俭持家才对。为网购“败家”正名,必须净化网购环境,有关部门应有更大作为。
网购本身没有原罪,就连李克强总理也盛赞网购是消费的一大亮点,网购的春天才刚刚开始。但正如春天会病毒流行,要预防感冒一样,网购的春天里,也理当预防商业过度导致文化涵养缺失、营销过头侵犯公民隐私、产品与服务过差伤及网购信誉……只有不健康因素被拒之门外了,一个不可拒绝的网购春天才会真正到来。■本报评论员 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