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海
本文说的“汉字里的错别字”,不是指现在通常所说的错别字,而是指汉字里现在被认为正确其实是错的错别字。
外出携带的物品被称为“行李”,怎么看都觉得不可思议。“行”,还能同“出行”挂上,而“李”,是一种果树的名字,同物品风马牛不相及。那为什么叫“行李”呢?原来这“李”是一个由错而别的字。
人们出行携带的物品,通常都会打成包裹。行李者,即出行的包裹也。这包裹的“裹”字,是把衣服的“衣”拆开来,里面镶进一个“果”字。“果”表示它的读音,“衣”则表示这包裹里主要是衣服之类。所以“行李”应该是“行裹”。但是,繁体字的“李”,是“衣”字拆开来里面镶进一个“里”字。“里”同“果”有点像,又都镶在“衣”字里面,粗心人一看,会把“裹”和“李”看成一个字。
我们汉字的所谓“六书”规则里有一条叫“假借”,即用彼同音字代替此同音字。“行裹”既然被写成并念成“行李”,有人如《左传》的作者左丘明,可能嫌那个繁体的“李”字写起来麻烦,索性用“李”字来假借它。可能因为左丘明是一位公认的“大家”,《左传》又是经典,“大家”和经典都写作“行李”,“行李”就这样被固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