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师说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行李”竟是由错别字而来

  □ 秦海

  本文说的“汉字里的错别字”,不是指现在通常所说的错别字,而是指汉字里现在被认为正确其实是错的错别字。

  外出携带的物品被称为“行李”,怎么看都觉得不可思议。“行”,还能同“出行”挂上,而“李”,是一种果树的名字,同物品风马牛不相及。那为什么叫“行李”呢?原来这“李”是一个由错而别的字。

  人们出行携带的物品,通常都会打成包裹。行李者,即出行的包裹也。这包裹的“裹”字,是把衣服的“衣”拆开来,里面镶进一个“果”字。“果”表示它的读音,“衣”则表示这包裹里主要是衣服之类。所以“行李”应该是“行裹”。但是,繁体字的“李”,是“衣”字拆开来里面镶进一个“里”字。“里”同“果”有点像,又都镶在“衣”字里面,粗心人一看,会把“裹”和“李”看成一个字。

  我们汉字的所谓“六书”规则里有一条叫“假借”,即用彼同音字代替此同音字。“行裹”既然被写成并念成“行李”,有人如《左传》的作者左丘明,可能嫌那个繁体的“李”字写起来麻烦,索性用“李”字来假借它。可能因为左丘明是一位公认的“大家”,《左传》又是经典,“大家”和经典都写作“行李”,“行李”就这样被固定下来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170002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20080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湘)字第023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