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立夏日。旧俗立夏日又为民间传统节日,称“立夏节。”这一天都有哪些趣味的习俗呢?
称人。清人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中一首写“立夏”风俗的作品说:“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怎么称?一般来说,就是在屋梁或大树上挂一杆大秤,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小孩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箩筐或凳子吊在秤钩上。打秤花称人必得有个司秤人。这打秤花也有讲究,只能“里打出”不能“外打里”,秤砣只能往外移,不能往里移,意为只能加重,不能减轻,不然视为不吉利。
对孩子们来说,立夏日最开心的莫过于“烧夏饭”。这是流行于孩童间的立夏野炊活动。野外烧饭十分简单,先在地上挖一个坑,再用几块石头、砖头搭好灶,随后架起锅,将米、豆、笋、肉等一股脑地倒入其中,倒上菜油,加水闷烧。按习俗规定,做立夏饭所用的米、豆、笋等都须向邻居乞讨而得。孩子们可以随意到别家竹园里挖笋、田地里采豆子,主人家看到了,非但不会责骂,反而会笑眯眯地应允。
说起立夏食俗,还有一种必不可少的“乌米饭”。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用乌树叶搓碎后的汤汁浸染糯米而制成。俗话说“吃了乌米饭,乌蚊子不来咬”,乌蚊子是夏季常见的小飞虫,如米粒般大小,一咬一个疙瘩,奇痒无比。这个土方子便这样千百年地传承了下来,至今仍被老人们絮絮叨叨地念着。
此外,立夏日还有吃蛋健体的习俗。立夏日,家中长辈将煮好的蛋装入五彩丝线编成的蛋套中,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俗信以为“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孩子们得到立夏蛋后,并不急着吃,而是兴高采烈地聚拢来,拿各自的蛋,开始进行“斗蛋”游戏。斗蛋规则很简单,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两两相拼,头头相撞、尾尾相击,一直撞到其中一方蛋壳破裂才停歇。如此这般,一个一个斗过去,蛋头胜者为第一,称为“蛋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称为“蛋小王”。正所谓“立夏吃一蛋,力气长一万”,小小的游戏中满是吉祥的祝福。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