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晖
“跋扈”这个词的语源非常有意思。“跋”的本义是踏草而行或翻山越岭;《尔雅·释山》中解释说,“扈”是用来形容山的。
明人张存绅所著《雅俗稽言》由此解释说:“按《尔雅》山卑而大曰扈。跋扈者,言强梁之人,行不由正路,山卑而大,且欲跋而踰之也。”这是从字面意义上来解释的,“跋扈”是指强盗作案,当然不敢走正路,于是就翻过低低的山,去山那边打家劫舍。
还有一种说法出自唐代学者颜师古。清代外方山人所辑《谈徵》一书中引述了颜师古的这一解释:“跋扈,犹言强梁也。颜师古曰:扈,竹篱也。水居者于水未至先作竹篱,候鱼之入,水退,小鱼独留,大鱼跳跋扈篱而出,故言跋扈也。”
显然,这是东南沿海一带的渔业景象。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在海中捕鱼的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了,被当地渔民称作“扈业”或者“云扈”。
不管是强盗还是大鱼,依靠的都是强力,因此就用“跋扈”一词来比喻那些恃强之辈。
“飞扬跋扈”连用始于南北朝乱世。“飞扬”是形容鸷鸟飞扬,“跋扈”是形容大鱼跋扈,自此之后就开始连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