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先锋实验学校 肖永秋
摘要:在当前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探索中,《论语》部分章节颇具评价智慧,教师可从《论语》的经典案例中提炼出对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有益的理念和方法,深入挖掘其中的教育智慧,努力为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价开辟新的视角。
关键词:初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智慧;经典案例;启发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通过解析《论语》中的教育案例,教师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评价智慧,如强调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相结合等,这些理念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论语》案例经典,蕴含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在精选案例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论语》进行深入的研读和理解,把握其整体思想和核心价值,挑选出那些既具有代表性又易于理解的经典章节或语句作为教学案例。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一章节,不仅体现了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还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紧密相关,因此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
经典章句内涵丰富,评价导向明确
在分析经典章句内涵时,我们发现《论语》部分章节紧扣中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价导向明确,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案例,从语言角度探究其表达简洁深刻,从思维角度探讨其背后具有明显的道德推理和逻辑关系,从审美角度欣赏其作为道德格言具备韵律美和内涵美,从文化角度理解其在儒家文化中拥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论语》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既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发展,也重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强调语言能力,分层评价指标
在确定了评价导向后,还可结合中学生的语言能力,运用《论语》来分层设计具体的评价指标。[1]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论语》案例中的语句含义,并能够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例如,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一案例,学生需要能够准确解释“学”“习”“说”等词语的含义,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这一章节所表达的学习乐趣。[2] 语言运用的灵活性: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论语》案例中的语句或思想。例如,学生可以尝试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格言应用到日常生活或学习场景中,通过具体实例来展示其道德价值。[3] 语言思维的深刻性: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论语》案例中的思想内涵,并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解读。例如,对于“君子和而不同”这一案例,学生可以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论语》中的评价智慧无处不在,充分发挥其作用,对培养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精心挑选《论语》中的经典案例,深入分析其内涵与教育价值,教师可以巧妙地将其融入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从而丰富评价维度,使评价更加全面、深入,更能有效促进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茂森.众里寻他千百度——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06):34-36.
[2]申世伟.指导农村初中学生深度阅读经典的策略[J].课外语文,2020,(33):40-41.
[3]卢榕倩.《〈论语〉十二章》对初中生为学进德的益处[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4):156.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论语》与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研究”(课题编号 XJK19CJC06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