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娟
煦儿是一个在家待不住的孩子,周末下午,我们刚回到家,他就接到了好朋友的电话:“你在哪?大家都在了,快点来。”
“是在老六快乐点吧,我马上过去。”煦儿回复的声音兴奋且迫切。
老六快乐点是煦儿和几个玩伴的聚集地点,老六快乐点的游戏和学校里的是完全不同的。学校里有统一的规则,怎么玩、如何玩,有学校规章制度和老师的监督约束。而老六快乐点的聚集完全是孩子们自发的,所有的规则由他们来定,谁能参与,谁受欢迎,谁能做“孩子王”完全自己做主。在那里,他们感受到了自由的快乐,感受到了当家做主的自豪,学会了人际关系交往的最初规则,也从这份最纯粹的友情和嬉闹中,释放了成长的某些压力,获得了心灵上的慰藉。
老六快乐点真是名副其实。我有次偶然经过小区,看着一群孩子围着什么兴奋得大叫。我好奇地走过去,原来孩子们正和两只螳螂一起“游戏”。他们把两只螳螂放在一起,看它们怎么握手,每次两只螳螂的前臂触碰到一起,孩子们就兴奋得手舞足蹈,大叫大笑。“螳螂握手”的确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也看得津津有味。
孩子们会为发现一种新奇的昆虫兴奋不已,还会为一只过马路不小心丢了性命的青蛙悲伤落泪;他们也经常吵架,吵的时候沸沸扬扬,过一会儿,在互相追逐嬉闹中又把刚才的“仇恨”抛到九霄云外了。孩子之间的快乐总是如此一致,悲欢也总是如此相通,而这些,都是大人无法给予的。
回到家,煦儿兴致勃勃地描述和小伙伴们玩耍的经历。他们的相处有分工,有合作,有快乐,也有争吵,无形中形成了某些群体的规则,所有参与的人必须按照规则行事。那些不讲义气、爱打小报告、不遵守规则、小气爱占便宜的不会受到欢迎;他们喜欢懂得分享、善于沟通、通情达理和大度体贴的伙伴;他们崇尚有智慧、能够想出新奇点子、带着他们玩得更快乐的合作者。这不正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极佳方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