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浩
在败给几个年轻的对手之后,网球巨星纳芙拉蒂诺娃承认,她“在比赛时不敢尽全力……唯恐发现自己虽尽全力仍被击败。”由于害怕失败,人们有时会自我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取得成功。
关于自我妨碍,心理学家伯格拉斯和琼斯在1978年完成了一项著名的“药丸与智力测验”实验。实验人员首先让第一组被试人相信,他们在接下来的测验中很有可能会成功,让第二组被试人相信,他们在测验中成功的可能性不大。然后,所有被试人被告知:在实验的第二阶段,将测试两种新药物对他们测验成绩的影响。其中一种药物被认为能提高测验成绩,而另一种药物则可能使测验成绩下降。最后,被试人需选择自己要服用的药物。结果发现,第二组被试人更愿意服用可能对成绩产生不利影响的药物。
此后,心理学家陆续发现了很多自我妨碍的方式,如,人们会减少对重要个人赛事的准备;给对手提供一些有利的条件;在任务开始时就不好好干,这样就不至于对自己产生过高的期望;在那些关系到自我形象的困难任务中并不尽全力……自我妨碍绝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形象的行为。恰恰相反,通过将失败归因于一些暂时的或者外在因素,而非自己的天赋或能力的不足,人们达到了保护自我形象的目的。这是因为,“全力争取却失败了”要比“因耽搁而失败”更让人泄气。同时,人们也在进行印象管理,不希望别人将他们的失败归因为能力的不足,以保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好印象。
大部分自我妨碍者其实都明白,自我妨碍不过是一种借口。至于在印象管理方面,有研究表明,对于自我妨碍者的失败,旁观者确实更少将其归因为内部能力不足。但若被问及是否愿意与自我妨碍者合作,更多的人会给出否定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