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师说

第03版
焦点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1年01月0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人扶贫亦扶志□ 张坤

    常达:让灾民用劳动渡过难关

    1877年,晋秦豫冀等地,发生了300年一遇的大旱灾,赤野千里,颗粒无收。难民们吃草根、树皮、尘土。

    出乎意料的是,山西省榆次县车辋村的茶商常达家,却在这时候拿出3万两白银,在该村北常后街建立了一座十分精美的戏楼。原来,常家是在用这种方式,含蓄地救助本乡穷苦者。尽管不幸遇上灾荒,许多乡亲也放不下自尊去领取富人的施舍。常家对此心知肚明,为了让乡亲们有尊严地接受资助,便想出建造戏楼的办法:让那些挨饿的乡亲们能够带着尊严咽下用劳动换来的每一口饭。常家规定,任何人只要能搬动一块砖头,便可以在建筑现场吃三餐饭。大灾从1877年开始,到1880年结束,持续了3年多,常家的戏台也建造了3年多。

    王羲之:“广告”扶贫

    有史料载:一次,王羲之见到一个贫穷的老婆婆在集上叫卖竹扇。王羲之很同情,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几个字,随后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只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就行了。”老婆婆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篮子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曹雪芹:利用风筝扶贫

    曹雪芹心灵手巧,从幼年开始就喜欢做风筝,而且对南方和北方的各种风筝都很熟悉。

    有一年临近年关,曹雪芹在京城结识的老朋友于景廉来看望他。于景廉曾经因为当兵时脚部受伤,家里人口多,仅靠画画为业,难以养家糊口。二人交谈中于景廉说到京城有某公子购风筝,一掷数十金。曹雪芹突然想到家中还有些竹、纸,于是就扎了几只风筝送给他,让他卖了好度过年关。

    通过帮扶于景廉这件事,曹雪芹决定把自己掌握的有关风筝的资料和制作经验整理成书,“将扎风筝的手艺传开,使鳏寡孤独、老幼病残,皆可自食其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