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祁阳县下马渡镇中心小学 梁鑫群
有资料表明,在我国,约有1/5左右的青少年存在诸如厌学、偷窃、说谎、攻击、焦虑、抑郁等种种外显和内隐形式的、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这既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也影响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作为一名执教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深切地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更直接、更有效。下面谈谈我的粗浅探索。
一、构建和谐,为学生良好心理的培养提供土壤
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引导学生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的发展,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1.让学生“抱团”成长。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人际交往成为小学生重要的心理需要,同学间的交往对小学生有极大的影响作用。为此,教学活动中,我尽量通过小组合作、集体探究学习来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取长补短。
2.创设民主课堂。教学中,我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出发,运用激励性语言,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状态下学习,课堂教学中特别避免使用命令式、灌输式语言,坚持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请听听我的想法”“我想作一点补充”“如果这样是不是更好”等等,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二、深挖教材,为学生良好心理的形成提供支撑
小语教材内容丰富,多是真善美的典范,有如“百科全书”,既有对学生的智能训练,又有对学生的人格要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
1.课前明目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离不开教育者的积极挖掘与开发,教师要将“情感目标”挖深挖透。如我在备《丑小鸭》时,就设计了“丑小鸭为什么会变成白天鹅”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要想实现梦想、达到目标,就必须拥有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切不可半途而废。
2.课中勤渗透。一篇篇课文是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例子参照得好,便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释放心灵培养品质。如我在教《晏子使楚》时,通过事例、评议,对学生进行勇敢面对挑战、不屈不挠的心理品质的培养。
3.课后多强化。在课后作业和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具体情况,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这样既可让学生加深体会、激发想象力,又能积极表达内心情感、促进健康心态的形成。
三、把握时机,为学生良好心理的陶冶提供平台
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与实践中,蕴含着许多心理教育的契机。老师应善于把握机会,随时随地渗透,这种见缝插针的教育渗透,耗时少,针对性强,事半功倍。
1.以作文教学为着力点。社会变化的困惑,人际关系中的焦虑,个体成长的烦恼,学生都有倾诉的需要。教师如果因势利导,把学生常思、常想、常说的话题纳入作文教学,就满足了他们倾诉的需要,解开他们的心结,又帮助了他们作文。如我组织学生谈对网络、对游戏、对使用手机的看法等,积极为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世界观也得到了改造。
2.以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小学教材中安排了不少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制作、设计、组织、表演、辩论等活动中,全身心投入,或品尝成功、分享喜悦,或经历挫折、体验失败,学生的心理状态随着活动的过程和参与程度不断发展变化,教师应敏锐地把握契机,为学生提供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以偶发事件为切入点。教育契机的产生存在随机性与偶然性,教师应因势利导准确把握。如前不久,一位老奶奶提着一袋鸡蛋走进教室,感谢我对她孙女生病时的照顾。我提着鸡蛋,饱含深情地对同学们说:“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让我们感到温暖,心中充满感激,今天就一起来写张谢意卡,表达你的感谢!如果你做了不尊重别人的事,那么就写张歉意卡,表达你的歉意”。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当下,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倍受关注。语文老师应做到德育、智育、美育和心育的统一,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端正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健康合格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