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师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师说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愿大学课堂里多点这样的“泥石流”

    □ 王钟的

    “你以为陶渊明种豆蛮好,实际上草盛豆苗稀,要是我种这个水平,绝不写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的天啦,境界阔大,把宇宙都望穿了。”这几天,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在网上很火。普通话不标准的他,被称为大学课堂里的一股“泥石流”,但是,他用自己的“魔性”讲课获得了学生的欢迎。

    无独有偶,湖南师范大学的龚德才老师被誉为“绝版奇人”。他在24岁时就评上了当时湖南师范大学最年轻的讲师,却将讲师职称保持了31年之久。龚德才坚持每节课都手写板书,却不想为了评职称而写论文。

    无论是用网络吐槽风格讲授古典诗词,还是从最年轻讲师一直干到最年长讲师,两位老师都把教学放在了日常工作的核心位置。不仅听过他们授课的学生感到很有收获,就算许多未曾谋面的网友也被这种课堂魅力所折服,表示听三天三夜也不会累的。我看,这样的大学老师成为“网红”,绝非偶然。

    围观这些“魔性”教师,不光要看到他们在课堂上的表演性,更要理解他们教学理念的务实性。在课堂上获得学生的满堂喝彩,只是外部结果;让学生充分理解授课内容,对知识融会贯通,才是加强教学的真实指向。

    让“魔性”讲课进入更多的大学课堂,不能单靠教师的“良心”,不能光凭榜样激励。最重要的是,确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让能讲课、讲好课的老师获得体面的待遇,享有他们应得的荣光。今年以来,中央接连出台文件,要求改革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现象。那些对待教学精益求精的教师,与这些“唯”是一点沾不上关系的。在过去的人才评价中,他们或许是一笑了之的洒脱,或许有点愤懑和不平,而现在,他们理应在人才评价机制中享有一席之地。

    笔者认为,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桃李满天下始终是对一位教师最重要的评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15156 传 真: (0731)84315156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xb0731-160@163.com  全年订价:99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师说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连线
   第05版:校园
   第06版:文化
   第07版:课堂
   第08版:公益
   第09版:改革开放40年 教育强省看益阳
   第10版:改革开放40年 教育强省看益阳
   第11版:改革开放40年 教育强省看益阳
   第12版:改革开放40年 教育强省看益阳
   第13版:改革开放40年 教育强省看益阳
   第14版:家教
   第15版:论坛
   第16版:改革开放40年 教育强省看湖南
   第B1版:科教论坛
   第B2版:师说
   第B3版:文苑
   第B4版:论坛
语文培训火爆背后的教育尴尬
“博士送快递”还是“好博士”?
“查分类APP”乱象背离教育本质
警惕成人规则入侵儿童世界
愿大学课堂里多点这样的“泥石流”
名师培养
不可贪多求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