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龙山县第五小学 汪正云
学生作文是学生在成长中感知生活,与文本交流而产生的文字记录,它真切地反映了学生人生经历中发生的点点滴滴。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要泛泛而谈地传授写作方法和技巧,而是要引导学生把真切的想法,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整理,让他们有说的兴趣和写的素材,给学生理性的思维,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用最简单的方法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他们喜欢、甚至爱上作文。
一、引导学生善于表达
说是写作的第一步,很多学生面对作文觉得无从下笔,主要是他们对所写事物还比较陌生,没有认知,自然难以下笔。写作前,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导入环节,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唤起学生对所写事物的认知、情感,进而把说的记录下来,这也就产生写作的第一次雏形,再加以修饰,就变成了一篇具有连贯表达学生自己思想的作文了。
为了写好《我的老师》这篇作文,我特意选了自己学生时期在运动会上与老师的合影:穿着背心的男孩手捧着奖状,显得格外阳光和精神,美丽的女老师则轻轻扶着他的肩膀,满脸的笑容温馨甜蜜。我打开多媒体播放着音乐,对学生说道:“同学们,小时候我在农村学校读书,是个顽皮的学困生,每天只知道下河摸鱼,上山掏鸟窝。现在我偶尔会把这张照片翻出来,不由自主地想起照片上我四年级的班主任老师。”这时,只听到学生不断地发出惊讶声,稍停片刻,我接着说道:“同学们,虽然过去了二十多年,我今天又成为了你们的老师,但我依然忘不了自己的老师,下面请同学们听一个顽皮少年蜕变成三好学生的故事……”
讲完后,课堂响起了一阵掌声,我趁热打铁,鼓励学生们大胆地说,一下子学生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述说起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感人的一幕幕展现在师生们面前,触动了学生埋藏在心底最真实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习作也就水到渠成。
二、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信息化时代的班班通、电子播放白板已经普遍应用,它把文字化静为动,变得形象直观。在作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一帧一帧地再现情景,反复地播放,那些容易忽视的细节,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把习作写真、写实、写活。鲁迅先生说过:“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因此我在指导学生《课间十分钟》习作时,事前不打招呼,在学生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用远焦镜头摄下学生活动的场面,在课堂上播放:有的在打篮球、跳绳,有的踢毽子、跳橡皮筋,也有的在一边当旁观者……一些平时不被注意的小细节通过我的刻意放大,如动作、神情、语言以及围观者的种种表现,都展现在画面中。学生看着自己的形象,课堂一下就“炸”开了锅:“原来我没有投进篮,是他在背后推了一把。”“小雯比我硬是跑慢了一步。”学生们在课堂上重温着休息的一刻,热切讨论同学们的表现。我又放大某个重要的特写镜头,并适时地让画面定格,让学生仔细观察,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把过程描述得详细完整,这样习作时就变得很容易,有话可说,有文可写。
艺术来自生活,作文同样以生活为蓝本,我们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用心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感受生活,这样在写作时才不会没东西写。在指导学生习作《春天》时,我带领学生来到公园,漫步自然:绿色的小草,破土而出的嫩芽;飘荡的柳絮,还有摩天轮呼呼上绽放的笑容……一切都带着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身临其境的所见、所闻、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一幅幅五彩斑斓的世界就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一篇篇接地气,充满童真、童乐、童趣的文章也就跃然纸上了。
冰心老人说:“专心地学习,痛快地玩。”我们教师要给学生玩的自由,让他们在实践活动展露天性,驰骋思维,在玩耍中探究,探究中体会,体会中感悟,把思想通过思考传递出来。如在指导学生写《难忘的××比赛》时,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分组,举行扳手腕比赛,个个跃跃欲试,情绪高涨,你双脚死抵着地面,我埋头一声不吭,两人都小脸憋得通红,一会过来,一会又被压了下去,难分伯仲,个别淘气的同学喝起“倒彩”,希望自己的队友胜出……这参与的过程,活生生的画面变成学生写作的活水源泉,也让写作变得简单而充满乐趣,孩子们发自肺腑地说“作文其实一点都不难,不就是把要说的话写在练习本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