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龙山县思源实验学校 吴官祥
龙山县是武陵山区的贫困县,大批青壮年为生计告别温暖的小家,前往经济发达的地区务工“淘金”。他们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甚至是亲戚朋友。在我们这所2015年新办的学校,有近37%是留守儿童。如何让这些“留守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呢?我想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教师商榷:
一、 关注留守儿童心理辅导
1、注重个性化指导。农村的环境各不相同,家庭的具体情况也各有差异,每个孩子的性格、知识、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要及时去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动向,对症下药,把“心理医生”工作做好、做活、做细,以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2、鼓励要多于批评。帮助留守儿童不能急于求成,对他们一些不好的养成教育不要急于批评,如爱看手机,卫生习惯不好,甚至上网吧打游戏……我们都要从根本上找原因,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进步。如石同学有一次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我并没有对他厉声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我真挚地对他说:“虽然因为你的原因拖了后腿,但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我相信你会在以后的活动中为班级争回荣誉。”他立马诚恳地点了点头,还在同学们面前做出承诺。通过这样的正面教育方式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3、学会融入集体。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上表现不是特别优秀,性格也较孤僻,他们很容易被同学孤立,针对这些情况,我就经常开展一些有利于促进同学互动的集体活动,比如在节假日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三月到社区参加学雷锋活动,清明节去爱国基地祭奠先烈,重阳节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一方面既能提高留守儿童学生的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班级中来,与同学们成为朋友,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给予留守儿童家庭亲情
1、满足“爱”的需求。离开父母的儿童最重要的心理需求是“爱”,对这些孩子,老师更要关爱备至。班级中有个孩子,性格内向,平时总是沉默不语,他不是在教室里坐着,就是一人漫步在操场上……我看到后,经常与他谈心,问他生活情况,在校学习情况等,了解他的思想动态。我用关爱自己儿子的心情去关心他,让他从我这里享受到父爱。在课堂上,我多给他发言机会,鼓励他发言,多让他展示自己的特长,让他享受集体的快乐;我还经常在班会上,用他远离父母仍能按时上学,努力学习的精神教育其他学生,让他产生自豪感,产生自信心;对他的学习倾注更多的耐心进行辅导,我的这些“偏爱”,使他情绪很快调整了过来,从此这个孩子变得活泼起来,校园内随处可见他快乐的身影。
2、搭建亲情的桥梁。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和期盼是任何他人的关爱都无法替代的,我全力做亲情的“邮递员”,每月让他们利用网络、微信建立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并把它转化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载体,我做到定期和儿童父母联系,向他们直接反映儿童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让他们虽在千里之外,也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并能参与到对子女的教育之中,让他们尽可能地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努力向上。通过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教育儿童坚持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信,向父母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介绍学校中愉快的事情,增加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联络。
“留守儿童”是学校教育面临的课题,是一个急需关爱的群体,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我们要真诚地关注、关爱他们,让他们快乐地沐浴在爱的阳光里,享受平等教育,得到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