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彬彬
我曾长期认为,文学作品是否适合朗诵,与作品本身的优劣没有关系。我非但不认为适合朗诵是好作品的一种品质,相反,倒觉得,一部特别适合朗诵的作品,可能不是特别具有文学价值,因为那种委婉深致、曲尽其妙的语言,似乎不适宜于转化为声音。
一个偶然的原因,让我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我新开了一门“鲁迅著作研读”选修课。讲课的方式是,大声地朗诵一段,然后一句一句地讲解。读鲁迅多年,大声地朗诵鲁迅作品,却是第一次。大声地朗诵鲁迅作品,让我对这些十分熟悉的作品有了新的感悟。我发现,鲁迅的作品是那样适合于朗诵。我的普通话水平很差,嗓音也绝对谈不上悦耳,至于朗诵艺术,那是丝毫谈不上的。但我把鲁迅小说朗诵得非常流利、顺畅,自觉也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是对鲁迅作品的大声朗诵,改变了我以往的看法。我发现,是否能够朗诵,是衡量作品好坏的一种尺度。好的作品都是能够朗诵的。
我能够把鲁迅的小说朗诵得让学生不厌烦甚至很感动,就因为鲁迅的作品太适合朗诵了。而所谓适合朗诵,就是语言的声调、节奏处理得很好。而声调、节奏处理得好,是鲁迅作品那么富于艺术魅力、让人百读千读也不厌的原因之一。
平时读小说,常有读了几页就读不下去的感觉。我明白,这是因为小说的叙述毫无神采。有时候,那小说的叙述,看来看去,也看不出毛病。遣词造句,没有文法的问题,也没有逻辑错误;一段又一段,一件事接一件事,叙述得很有条理,但就是让人读得乏味。其原因,就在于语言的声调、节奏没有处理好。要把一部作品读得抑扬顿挫,必须作品的语言本身在声调上、节奏上有抑扬顿挫感。只抑不扬、只扬不抑,或者该抑却扬、该扬却抑,都会在声调、节奏上表现为混搭、错乱。我们平时读小说,虽是默读,但作品的声调、节奏仍然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声调、节奏处理得好,我们虽默诵也仍然感到愉悦;声调、节奏混搭、错乱,我们即便没有读出声,也仍然感到不舒服。
所以,文学创作,除了要动用种种修辞手段以使作品产生艺术魅力外,还应该重视一字一句的声调、节奏,声调、节奏,其实也应该是一种修辞手段。表现高兴的心情却以一个下抑的音收束,表现沮丧的心情却以一个上扬音作结,或者,以拖音表达干脆的心态,以脆音表达拖沓的心绪,都会让读者无所适从。
虽然能够朗诵的作品未必就一定是好作品,但好作品一定是能够朗诵的。所以,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应该高度注意语言的声调、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