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师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师说

第03版
连线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7年04月0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课堂需要更多“猪下水”

    衡阳市石鼓区角山中学 刘和平

    近日,杭州一所学校的课堂上,孩子们手捧肥嘟嘟的大肠、小肠,送到鼻子下闻一闻,再用放大镜仔细瞅瞅,看看大肠外面的褶皱。经过摸、拽、捏一系列动作后,用剪刀剪开肠子,细看其中的内部构造。这是江南实验学校的科学老师杨文上的一节科学展示课,内容是《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讲的是人体内主要的消化器官。

    (3月29日 都市快报)

    食物在体内怎么生成营养物质?如何将这一深奥的问题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常识,是课堂必须直面的问题。杨文老师在执教科学课时别出心裁,找来“猪下水”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对消化器官构造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这样的课堂形象有趣,笔者认为是落实素质教育的生动体现。

    追忆过去的教育,科学课用猪的器官作为教学演示并不是新鲜事。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初期,不少农村中小学上科学常识课,老师就带学生解剖青蛙、鲫鱼,测量房屋、山峰的高度,制作简易电话、水枪;数学课老师让学生实地测算过田地面积、水井容积;语文课老师带着学生欣赏乡村田园美景,观察男女老少外貌神态,体验春耕双抢生活;物理课老师带着学生看抽水机抽水灌溉,进行打谷实践,理解打谷机大小齿轮配合运行原理……农村如此,城市也不例外,老师会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直观感受。

    严格说,杨文老师将“猪下水”带进课堂让学生摸、拽、捏、闻、看的行为不是创新,只是对过去教育行为的继承,现在却成为新闻引起热议,实在是有些可悲。在功利教育绑架下,一些老师不再费尽心机深钻教学教研,不再绞尽脑汁探索教学方法,大都照本宣科,以分数论英雄。

    “猪下水”课堂其实就是实践课堂。因为贴近生活,学生有兴趣,自然肯学习。将活生生的实物搬进课堂,枯燥抽象的知识瞬间变得容易理解,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视野更加开阔,更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猪下水”进课堂是传统教育精华的回归。如果中小学教师都能够在备课中找到合适的“猪下水”,是广大青少年的福气。教师用“猪下水”教学成为新闻引起关注,体现的是大家对教育回归本质的期盼。既然社会有这样的期盼,教师应该立足课堂,不忘初心,为教育带来新的气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15156 传 真: (0731)84315156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xb0731-160@163.com  全年订价:99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师说
   第03版:连线
   第04版:校园
   第05版:文化
   第06版:课堂
   第07版:留学
   第08版:乐游
   第09版:湘韵
   第10版:科技
   第11版:百科
   第12版:纵横
   第13版:成长
   第14版:法制
   第15版:家教
   第16版:广角
   第B1版:科教论坛
   第B2版:交流
   第B3版:论坛
   第B4版:新说
   第B5版:探索
   第B6版:师说
   第B7版:纵横
   第B8版:论教
机器人改作业 你点赞吗
机器那么“牛”,老师可以更“牛”
课堂需要更多“猪下水”
没必要“抢跑”
意外事故学校不背锅
“功利性选课”弊多利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