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敦谊小学 吴胜
儿子在读小学一年级,是个很普通的小孩,应该可以代表一年级小孩认知水平的普遍性。这学期儿子在完成作业的时候碰到了很多这种类型的题目:有12个篮球,借走了一些还剩5个,问:借走了几个呢?儿子能一口答出是7个。读者看到这儿肯定想,是啊,这就对了啊。是啊,开始我也挺高兴的。然后就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儿子不假思索就说:12减几等于5啊。还拿起笔给我写了这样的算式:12-( )=5。
这就出问题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老师我知道,如果在解答问题的时候儿子列出这样的算式,老师绝对是要给他判错的。像这样的题目,老师要求孩子们列出的必须是12-5=7这样的算式。因为7是要求的、未知的,所以我们要把它作为答案写在等号的后面。可是孩子们的思维是很直观的,“借走的”在他们的小脑袋里就是要去掉的,他们更容易列出像12-( )=5这样直观的算式。我们老师要经过反复的强调和训练才能让大多数的孩子们习惯直接写出12-5=7这样的算式。
其实在写12-( )=5的不少孩子当中,有一些就是用12-5=7来计算的,只是12-( )=5更符合他们的思维习惯,更加直截了当。既然这样,我们老师们为何不试着转变自己思维的定势和习惯,真正以学生为本呢?
在课改的今天,一线教师会在教学中碰到很多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多问自己“孩子们为什么要这样?”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甚至要改变自己多年的思维定势和习惯,这样才能让课改的精神真正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