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张漾滨
我国高等教育分为知识学习和人格培育两大体系。知识学习体系属教学系统,由专业课教师承担,促进大学生的知识化、专业化;人格培育体系属学生工作系统,由辅导员承担,引导大学生的社会化方向。有机结合的两个体系构成我国高校人才培育特色。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从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看,其工作内容应包括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指导和事务管理等三大方面。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主体性独立意向,追求情感需求与体验,辅导员在实施工作内容过程中,应遵循五个“要”,唤起学生内心的认同和共鸣,避免学生对其工作方式产生不满而消极失望,增强工作的有效性。
1. 育人意识要优先。以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旋律引导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做人”、“我能做什么样的人”是高校辅导员的首要工作。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而集体号召与个别沟通分析相结合、主题班会与典型案例剖析相结合、情感引导与监督奖罚相结合、励志养成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等是我国高校辅导员多年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应该坚持,并摆在更为突出的先导位置来抓。树立了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成长成才便会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
2.因材施教要强化。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学生个体进行“精雕细琢式”的教育、管理、服务和指导,避免“粗放式”的教育管理模式。辅导员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充分而全面了解学生基础、行为习惯、品德意志、求学目标、职业规划等,并为每个学生建立全面的情况档案,以此为依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推行个性化教育,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服务,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从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又要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角度,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及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技能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学生的择业、创业及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沟通鼓励要策略。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获得尊重、肯定、信任和关怀,不希望受到批评、处罚和伤害。高校辅导员首先应多给学生建立自信心的机会,以此激发学生的热情;其次对学生获得的成功和进步应及时给予真诚的肯定与奖励,“亲其师,才可信其道”;第三要注重正面教育,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的“正强化”教育,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第四要和蔼可亲,多说激励向上的话语,使学生由忧虑变得坚定,恐慌变得平静,犹豫变成主见,自私变得互助,怯懦变得勇敢,自卑变得自信;第五要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分流培养,分类成才。
4.管理监督要落实。细化管理内容,重视管理细节,使规章制度具体明确、操作性强;执行制度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以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为了制度的贯彻落实,有目的地组织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认真学习领会其实质,使之成为师生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具体来讲就是“引、疏、压、禁、跟”五个字。“引”即定目标、树榜样、鼓干劲、明方法,引导、引领学生成才,是辅导员工作的中心内容;“疏”即疏导学生思想上的困惑,纠正认识与行为上的偏差,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重要方法;“压”即施压力,定任务,是督促学生转化成才的基础;“禁”即颁布禁令,明确不可作为的事项,是高校辅导员要求学生应坚守的底线;“跟”即跟踪调查,注重教育效果,是辅导员工作质量的保障。
5.困难援助要及时。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历程和环境决定其严重缺乏社会实践。大多数学生没有经受挫折的历炼,远离父母的独立生活、全新自主的学习平台、充满新奇的社会诱感等进一步加剧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迷茫,由此产生的心理情感问题、学习成才问题等需辅导员援助。辅导员面对学生的困难,要努力贴近学生心灵,无私及时地替他们解决,体现爱心。辅导员首先要善于做一名学生的倾听者,要保守学生的隐私,不能伤及学生的自尊和人格,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思想沟通是有所为的体现,有所不为则要求辅导员不能事先带有色镜、不能给困难定性质并包揽困难的解决,相信学生的自我调节与自我恢复能力;其次要分清困难的外界影响来源,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援助方式,从而对症下药。辅导员给予的是思路指引和信息提供,怎么符合自己的兴趣,怎么符合长远的理性,应让学生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