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区县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社区

第03版
社群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1年09月01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津市:“三本存折”折射文明新风

  8月27日,记者来到津市毛里湖镇青苗社区,各家庭院洒扫干净,紫薇、月季舒展身姿,道路旁的休闲椅被志愿者擦洗得一尘不染。恬静、文明、美丽,这样的村庄在津市随处可见。该市乡村治理取得良好成效,“三本存折”功不可没。

  从“要我行动”到“我要行动”

  津市农村面积广阔,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一半。作为孟姜女家乡、车胤故里,津市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有效路径,让精神文明在当代农村焕发光彩。

  “强制”不如“自治”。2014年以来,津市陆续创新“绿色存折”“红色存折”“爱心存折”制度,采取积分制正面激励,引导党员、群众、志愿者主动参与乡村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36岁的齐才媛是青苗社区返乡创业青年,乡村旅游淡季时到城里做生意,旺季便回社区经营卡丁车娱乐项目。

  “在社区,节会活动需要志愿者、老人需要陪伴照顾,我都主动参与。村里的洒水车,就是我负责开的。这些行动都会为我攒下积分。”齐才媛翻开“爱心存折”,账户已经积累1100分,在全社区排名第三。

  热心助人、志愿服务的积分存入“爱心存折”,回收废品、保护环境的积分存入“绿色存折”。积分拿来兑换牙膏、油、盐等生活物资,激发了群众自治热情。

  “现在各家各户至少拥有‘绿色存折’‘爱心存折’两本存折,党员还多一本‘红色存折’。”青苗社区干部雷朝霞介绍。为积极争取“红色存折”奖励积分,社区党员干部在树民风、兴产业等方面积极作为,打造“腊八节”“桑葚节”等节庆品牌,发展乡村旅游,现在社区人均年收入达到2.3万元。

  月“存储”、季“亮账”、半年“推优”、年度“结账”、奖惩“兑现”,在“红色存折”激励下,津市1万多名农村党员争上疫情防控、防汛抗灾一线,累计提出地方发展建议3000多条,调解矛盾纠纷2000多起,为群众办实事1万多件。全市无访村居比例达96%。

  从“有形储蓄”到“无形储蓄”

  法律手段太硬、说服教育又太软,面对纷繁复杂的村级事务,“三本存折”将各项事务变得标准化、具象化,帮助村支两委啃下治理“硬骨头”。现在,“有形储蓄”正进一步向“无形储蓄”演化。

  雷朝霞告诉记者,今年津市新上线“乡村积分通”APP,推动“三本存折”实现数字转型升级。群众在手机上就能申请和查阅积分,兑换物资。

  走向“无形”的不仅仅是积分管理形式,在津市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也越来越内化于心,增加的是积分,储蓄的是观念与习惯。

  齐才媛现在已经不大关注积分的增长,账户里的1000多分没使用,计划捐给其他有需要的人。“咱年轻人经常外出。在家的时候,我多做点志愿服务。如果哪一天我外出了,家里老人需要帮助,其他志愿者也会帮助我。”质朴的语言,诠释着他对共建共治共享的深刻理解。

  金鱼岭街道大关山村,57岁村民彭三清深有同感:“自从搞了‘绿色存折’,村容村貌、村风民风大不一样,这比积分换来的物资更有价值。”

  过去村民处理生活垃圾,基本上靠填埋和焚烧,果皮、塑料包装等随处丢。村里建起“绿色银行”,每户人家门口摆上分类存放垃圾的“三桶一筐”。村民手里多了“绿色存折”,“存”废旧物品,“取”生活物资。卫生情况月评季奖,公布于众,大关山村重拾青山绿水。

  彭三清坦言,一开始调动自己积极性的,是实打实到手的生活用品。“5年来,我兑换了上千分的物资,现在家里的盐就是拿20个积分换来的。”到后来,讲究卫生、爱护环境渐渐成为行为自觉,“积分换物资是一种奖励,生活环境变好,也是对我们的另一种奖励嘛!”

  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51个村(农村社区)都建立“绿色银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模式让乡村垃圾源头减量60%,垃圾转运成本下降70%;全市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率达100%。

  (据新湖南客户端)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