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见习记者 彭双林 通讯员 瑞才
“猴哥的花果山比这里大多了!哈哈!”3月13日,在长沙市韶山路上的华银园小区的新家里,面对屋前的一座小山,左大玢想起《西游记》里的花果山。
早晨8点,阳光洒进窗台,投射在左大玢身上,央视版《西游记》里的观音菩萨赫然站在了眼前。多少年了,这位“观音”一直如此完美地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如今她还好吗?
“观音菩萨”没出家
一周70节课育湘剧蓓蕾
很多年没有在舞台上露面,喜欢左大玢的观众到处打听她的下落,甚至有传言称她已经在某寺庙出家当了尼姑。“几年前,我曾是全国政协委员,几位宗教界的委员就多次邀请我到寺庙里谈经礼佛,在庙里出入频繁,难免引起香客的猜疑。”对于出家传言,左大玢一笑置之。
左大玢在公众视野露面很少,但并非“隐身”。从2003年开始,左大玢把精力投入到了培育湘剧后备人才。由湖南湘剧院和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办的湘剧班里,几十个戏剧苗子成了湘剧后备人才。63岁的左大玢是湘剧班教研组负责人之一,她与几位湖南的国家级演员早出晚归,共同承担沉重的教学任务。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雨雪天气都不曾迟到。
2005年退休后,她更是一心扑到了教学上,她坚持一个人一周上70多堂课,《断桥》、《大破天门阵》、《拜月记》等剧中的很多人物戏都由她亲自排练。
为病重的毛主席演出
与“观音”戏剧性结缘
见过左大玢的人都说她天生就是个“菩萨相”。左大玢说,她与观音“结缘”是在“文革”期间:当时一些传统戏被禁演,而毛主席回湖南时总要看看湘剧,于是,湖南省湘剧院就悄悄地排练了一些古装戏,为毛泽东秘密演出。
1976年,毛泽东病重,但他还惦记着这些古装戏,由于不便来长沙观看,中央电视台奉命到长沙专门为毛主席录制节目,杨洁是录制晚会的导演。当时33岁的左大玢在一出湘剧传统戏《追鱼记》中扮演观音,杨洁看了之后对左大玢大加赞赏:“你演的观音像极了!以后我要是拍观音的戏,一定请你来演。” 让左大玢没想到的是,时隔6年之后,杨洁导演筹拍《西游记》时,真的给左大玢打来电话,请她在剧中演观音。左大玢欣然答应。为了演好观音,左大玢每到一地拍戏,都要到当地的寺庙中参观,观察观音及罗汉的神情、举止、姿势等,渐渐地,她终于找到了感觉,把观音菩萨演得圣洁高贵,一副庄严妙相。后来,在《西游记》续集中,左大玢再次扮演观音。
57块钱拍《西游记》
游遍全国当“福利”
1982年到1988年,《西游记》前后整整拍了6年。当时,左大玢是湖南省湘剧院一团团长,还得参加湘剧《百花公主》等剧目的演出,整天都忙忙碌碌的,遇到《西游记》中她拍的戏,剧组就提前一个月打电话给她。左大玢经常在剧院和剧组之间不停地奔波。
除西藏之外,左大玢全国各地都走遍了,这是拍《西游记》得到的最大的“福利”。谈到真正的福利,左大玢透露,六小龄童拍戏的酬劳是每集70到80元,而她的酬劳是每集57元左右。“那个时候的演员都很单纯,也很敬业,大家一心想的只是怎么把戏演好,根本没有计较演戏的酬劳。”左大玢坦言,在这个剧组,没有任何旧剧团的习气,所有演员都一律平等,也不存在哪个耍大牌使性子的现象,大家也都觉得,只有把戏演好了,才是对自己在剧组的最大慰藉。左大玢认为这是《西游记》为什么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除了《西游记》之外,左大玢当年扮演《园丁之歌》中女教师俞英的角色也同样深入人心。湘剧一直是左大玢的强项,她在很多传统剧目中扮演过不同类型的人物,人物性格和造型虽然反差很大,她却能迎难而上。
“观音”几次“显灵”
被人当场跪拜
左大玢一直弄不明白,也一直感到很奇怪的是:好几次拍戏的时候,天正在下雨,等到她出场,天气就会变得晴朗起来。有一次在峨眉山,她穿得很单薄,天又下着雨,她一出场,雨居然不下了,风也不刮了,躲在在云层里的太阳也出来了。这些戏剧性的场景令剧组所有人称奇,大家戏称是观音菩萨显灵,有几个演员还在拍戏现场像模像样地朝左大玢合掌磕头祭拜,弄得她哭笑不得。在拍戏现场,一些慕名前来的观众对她特别热情,她也因此获得水果、土特产等免费“供品”。
拍完《西游记》之后的日子,左大玢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剧情之中,也许是剧情人物的潜移默化,从来不信佛的她也开始频繁出入寺庙,虔诚地朝拜一番。有一次去厦门鼓浪屿,她还买了一尊观音像回家供着。
一位媒体同行曾约左大玢到长沙开福寺见面,那天,天空阴沉沉,空中不时还有零星小雨飘落,然而就在左大玢进来的那一瞬间,阴郁的天空豁然开朗,不大一会儿,温暖的阳光便为这千年古刹镀上了一层金。这是一次真实的经历,当然它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巧合。
现在适逢观音生日,左大玢都到开福寺进香。偶尔还有香客认出左大玢,忍不住大喊:“观音来了。”于是香客们纷纷把香往左大玢面前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