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往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职场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09年12月8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跋山涉水采羊毫,千万毛中选一毛 ■一百多道细致工序,一天难得做几支
手工制毛笔:寂寥中远逝的辉煌
制笔是一项繁琐的手艺制笔成就一段佳话
杨跃花

制笔曾是一大流行产业

走街串巷,几经周折,好不容易在长沙市五一路南阳街找到杨氏毛笔庄,也是长沙市最后一家真正意义上还在坚守传统手工制毛笔的毛笔世家。走进三楼一个套间,房中柜上桌上甚至床头上摆满了青花瓷笔筒,筒里插着各式各样的毛笔,大小不一,错落有致,氤氲出一股清风般的传统文化气息,伴随着缱绻的书卷气,历久弥香。

笔庄的主人黄希林是杨氏毛笔庄的第三代传人,在物质文明泛滥的城市一角,他依旧坚守着师傅的遗愿,以最诚挚的心梳理每一根兽毛,制作每一支笔,因为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一门传统手艺,而且是一门弘扬国粹的艺术,一种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

余秋雨说,中国传统文人有一个不存在例外的共同点:他们都操着一副笔墨,写着一种世界上很独特的毛笔字。笔是竹管毛笔,墨是由烟胶炼成。浓浓地磨好一砚,用笔一舔,便簌簌地写出满纸黑生生的象形文字来,这是中国文人的基本生命形态,也是中国文化的共同技术手段。这毛笔,文房四宝中第一宝,即蕴藏着中国人的精神,毛笔的材质、工艺、形制及其使用方法,处处蕴含并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深邃内涵。

据史载,我国制笔工艺的起源可上溯到五、六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到明清时形成两大流派,以湖南长沙为主要产地的“湘派”,后发展至江西、四川及西南各地,流行于中南及西南诸省。

湖南文艺出版社高级编辑李渔村介绍说,民国时期,以长沙为中心,邻近的湘阴、湘潭、湘乡等县,毛笔制造业非常发达,成为一个大产业。兴盛时,湘阴一县有一万多人,长沙也有数千人从业。长沙市内有笔庄70多家,最有名的有“彭三和”、“王文升”、“余仁和”等大店家。南阳街一条街就集中了17家,成为有名的“笔窝子”。所产湘笔,销往全国各地,远及东南亚、日本。春秋两季,各地学校门口,到处有湖南来的肩搭笔袋的“笔客人”。即使北京琉璃厂笔店,湘笔也占有重要地位。

黄希林告诉记者,他的师傅兼岳父即杨氏毛笔庄的创始人杨德富,就是在那个时期与制笔结下了不解的缘分。因为勤奋加上天生的聪明才智,在名师王文升的严格教导下,杨德富很快便成了制笔行业的“全褂子”,在长沙制笔业独树一帜,杨氏笔也逐渐崭露头角,深得文人雅士青睐,并引领长沙制笔业经历了一段辉煌时期。

制笔是一项繁琐的手艺

1938年11月,长沙的一场文夕大火,使许多文化遗产一夜之间灰飞烟灭,湘派制笔也随之败落。而黄希林回忆,湘笔的江河日下,除了那场文夕大火,不按旧法,不遵流程制笔以至造成毛笔质量下降,也是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文事兴盛,习字绘画之风渐起,毛笔市场再一次兴旺。为了重振湘笔制作文化,老笔工杨德富带领七个女儿以及女婿马不停蹄地重操旧业。这一次,杨德富全家人严格按照传统生产程序办事,不折不扣抓质量,丝毫不敢马虎每一个细节。

古语有云“江南石上有老兔,食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选一毛。”黄希林说,毛笔传统制作工艺很讲究,种类多,程序也很复杂,尤其在那个年代,一百多道工序全都是纯手工,得耐得住寂寞,能坐,因为往往一坐就是一两天甚至是几天,每天下来也做不了几支笔。制作出一支精美的好毛笔,两个环节非常重要。第一个环节是要精选料,分辨材料,分出季节;第二个环节是要有精湛的工艺。毛笔有狼毫、兼毫、羊毫、对笔、羊须碗笔等几大系列,上品、极品鸡狼毫和羊毛、灰鼠尾巴、兔尖、小楷、中楷、寸楷等50多项种类。要经过水盆、捉羊毛、石灰浸羊毛、羊毛梳成片、齐羊毛、切羊毛、整羊毛等一百多项工艺程序,只有每一项程序都做到精湛,才能制作出“尖、齐、圆、健”的毛笔来。

黄希林回忆,在杨氏制笔世家生产伊始,为了选购上好的材料,身患心脏病的杨德富老人不惜冒着酷暑带着他和满女婿跋山涉水前赴江西宜春采购羊毫,因为宜春产的羊毫软硬适度,最适宜制作毛笔。正是因为这种一丝不苟坚持传统手工艺的态度,使得杨氏毛笔声名鹊起,从而吸引了北京、天津、台湾等各地慕名而来的书画家。

制笔成就一段佳话

“传统手工制笔不比其他手工艺,它不仅仅是一项用来养家糊口的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通过它可以陶冶性情,广交朋友,更加培养了我真诚的品格。”黄希林一边梳着羊毛,一边娓娓道来。

因为制作毛笔的缘故,成就了杨家和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的一段友谊,曾经一度被传为美谈。因为挚爱杨氏毛笔,黄永玉先生亲笔为其题名“杨氏毛笔庄”,并赠送《洞庭烟水图》。多次与黄永玉先生的促膝长谈,使得黄希林更加钟情于艺术。

毛笔和书画是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因此杨氏毛笔庄曾经是文人雅士、墨客骚人共话艺术的常驻地,谁新近作了一副好画,谁对书法创作又悟出新的灵感,谁想要一支上好的狼毫笔等等,一缕缕字墨的幽香盘旋着然后慢慢晕开。黄希林说,还记得曾经国民党老团长张墨坚先生为求毛笔“三顾茅庐”而不得;画家邓辉楚用其专门制作的毛笔作画《八百里南岳衡山全景图》,并为笔取名为“矮脚先锋”;更有从山东寄信过来欲交流经验并拜师学艺的……

传统手工制笔曾经的辉煌不仅是一项艺术辉煌的象征,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盛况的体现。新时期文明的发展使它不再那么风光无限,并显得有点寂寥,但黄希林坚信,定会有有缘人来传承他的手艺,传承这一经典国粹。

文/本报记者 杨跃花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报料热线  (0731)84329342 84329691 84329697      报料信箱  jtdbbjb@163.com       广告热线  (0731)84329326 84326359 84326360     传 真  (0731)84326359
发行热线  84329123      免费电话 11185     发行投诉  (0731)84329123     邮 编  410005    零售每份:1元     全年订价:96.00元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职场
   第03版:关注
   第04版:世相
   第05版:调查
   第06版:聚焦
   第07版:揭秘
   第08版:健康
   第09版:宝贝
   第10版:文摘
   第11版:乐呵
   第12版:语文
   第13版:往事
   第14版:创富
   第15版:职场
   第16版:名人
手工制毛笔:寂寥中远逝的辉煌
鱼汤面
三十年前的
经典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