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省委明确提出,长沙要“勇当改革开放的领头雁,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发挥挑大梁作用”,深深期许,重任千钧。长沙,如何以省会担当为全省发展挑大梁?即日起,湖南日报社长沙分社联合长沙市委宣传部推出《强担当 挑大梁》系列述评,聚焦长沙提高站位、抬高坐标,干字当头、奋勇争先,用行动把挑大梁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落到实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永涛 通讯员 欧阳倩
经济大省挑大梁,省会城市责无旁贷、重任在肩。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强支撑、挑大梁,就是抓住发展的“牛鼻子”,铸就强引擎,推动大发展。
省委明确提出,长沙要“勇当改革开放的领头雁,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发挥挑大梁作用”,对长沙发展寄予厚望。既定位长沙一域之于全省发展大局的位置,更彰显“以一域服务全局、从全局谋划一域”的责任。
“走在前、挑大梁”,正成为长沙发展最鲜明的标识。
勇挑大梁,是使命担当、重大机遇
作为湖南的“心脏”,长沙是全省系列改革部署、政策举措的先行先试者,是诸多科技创新、综合服务的首倡者首为者。勇挑大梁是长沙作为经济大市的使命担当。
长沙何以挑大梁?先要明白长沙在哪。
从空中俯瞰长沙,这座千年古城,静卧于中国腹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中部。承接南方北方,连通东部中部西部,长沙在湘江之畔轻盈起舞。
长沙,不仅是古城长沙,更是省会的长沙——
肩负省会定位,长沙必须具备较高的首位度和经济发展领导力,才能带动区域发展“水涨船高”。
长沙这个区域“龙头”,成色很足。长沙以5.6%的土地承载了全省15.1%的人口,拥有全省57%以上的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7%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45%以上的高等院校、60%的技术成果项目转移转化。
从2017年首次迈入“万亿俱乐部”,到2022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再到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5万亿元,长沙永不止步。经初步核算,2024年,长沙在全省的首位度为28.7%。
长沙,不仅是湖南的长沙,更是中国的长沙——
一张“海陆空”三维图折射长沙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京广高铁、沪昆高铁和正在建设中的渝厦高铁似“蛟龙”在长沙聚首,拉通长沙高铁3小时“朋友圈”;一架架飞机昂首,一道道美丽航空线路勾勒开放的长沙笑脸,长沙黄花机场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大关,空铁联运规模居国内前列;再加上中欧班列驰骋欧亚、长沙新港通江达海,“大长沙”带来大视野、大格局。
从经济版图上看长沙,湘江新区、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国家级战略平台相互叠加,既辐射周边,又活跃全局,在中部崛起国家战略中显示出强大的长沙力量。
长沙,不仅是中国的长沙,更是世界的长沙——
开放的长沙向世界递出名片:“中国工程机械之都”、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东亚文化之都”。肯尼亚鲜花、波士顿大龙虾打“飞的”最快24小时到达长沙;挖掘机、盾构机等“长沙造”,奔向东南亚、非洲等地;锂电池、烟花爆竹等湘字号优质产品从湘江出发,越洋出海;伴随着240小时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的优化,免签国家“朋友圈”持续扩大……
“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成效持续显现。到2030年,长沙将初步成为全球范围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功能布局基于全球、研发任务源自全球、研发资源来自全球、研发成果用于全球。以“全球”视野来谋划未来发展,展露出长沙的雄心壮志和博大格局。
越是形势复杂严峻,长沙越要勇挑大梁,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
长沙,有挑大梁的信心和决心,更有挑大梁的实力与魄力!
勇挑大梁,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要挑大梁,意味着要有过人之理念,过人之举措。这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关键在于扎扎实实地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一个怎样的长沙,才能扛牢挑大梁的使命?
——讲政治的长沙。
只有讲政治,才能保证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各项政策贯穿到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去。强调讲政治,就要使政治成为一种更加强有力的整合力量、推动力量,把政治同经济、政治同各项事业结合得更加紧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4次来湖南考察,对做好湖南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讲政治,长沙就是要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并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和体现到观察、分析、处理长沙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敢担当的长沙。
挑大梁必须在全局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和“支点”。只有校准“坐标”和“支点”,才能正确地、辩证地处理各种关系。局部服从全局,眼前服从长远,这是长沙坚守的原则之一。
服从服务于全省一盘棋,长沙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长沙要有长沙的担当,要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专业市场、物流基地等功能与设施;尤其在产业上要逐步形成互补性强的一体化优势,着力推动产业圈、生活圈、生态圈深度融合,在增强辐射带动功能上聚焦发力,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上创造经验,在促进共同富裕上引领示范。
长沙既要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更要注重在全省范围内合力配置资源、攥指成拳,这不仅是一种眼光、一种胸怀,也是一份责任、一份义务。
——抓落实的长沙。
挑大梁的要义,体现在完成战略任务、落实关键部署上。应该看到,长沙昨天的成就来自落实,今天的任务需要落实,明天的发展在于落实。抓落实,长沙以科学理论和理念指导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秉持奋发有为的状态,冲在前、干在先,树标杆、抓落实,永葆队伍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增强党员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抓落实本领。
这是一场纵横结合、上下联动的行动,各部门、各区县、各园区凝聚共识、携手同行,打破行政壁垒的“藩篱”,各展所长、各尽其能。抓产业,“十指弹琴、各有所长”,形成梯度分布、分工合理的产业体系;惠民生,要兜准底、兜好底,多些锦上添花,也多些雪中送炭;提品质,塑城市底子、养城市内涵,内外兼修、内外生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之年。一个又一个的五年,见证着长沙现代化的砥砺历程,诠释着不同时期的机遇担当,长沙故事正是在挑大梁的过程中不断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