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霄
从天心阁到白果园,从太平街到潮宗街,创意与传承相得益彰,“长沙文化”气象万千。长沙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建成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化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文化和科技、文化和旅游“两个融合”,还有哪些堵点?还应该走出一条怎样的特色之路?
11月6日,长沙市政协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聚焦“提升长沙文化软实力,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主题,开展专题协商议政,为培育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建言献策。
今年,长沙市政协专题调研组聚焦“两个融合”,开展多次专项考察和专题视察,总结形成“提升长沙文化软实力,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调研报告,分别从提升文化引领力、培育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激发文化生命力、增强文化传播力四个方面献策,探索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的长沙路径。
“从马栏山出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调研报告指出,依托省市文化科技龙头企业的资源积累,邀请“文化+科技”全球头部企业、关键配套企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等国内外合作伙伴,共建一个巨大的开放式研究平台。推动文创公司、科创公司互为一体,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协同发展,潜心打造长沙的“黑神话”文化产品和世界的马栏山“文化+科技”创新高地。
近些年,长沙积极推动革命红、历史古、山水绿、科创蓝、多彩夜“五色”融合。2023年,长沙接待游客1.95亿人次,旅游收入2193多亿元。协商议政会上提出,长沙瞄准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目标,要打造市属文旅集团,推进全域融合,丰富文旅新消费,提质乡村文旅,开拓涉外文旅,推动长株潭文旅一体化。
协商议政会上提出,应强化资本、人才、项目三大支撑,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建立“文化+科技”“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库,加快建设与“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相适应、与中国式现代化长沙新篇章相匹配的新时代文化强市。
长沙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陈刚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从文化立市到文化强市,长沙有条件有能力以文化为引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在奋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和世界旅游目的地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闯出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