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昌小英 周洋 通讯员 刘飞 吕奇魁
名片
黄朝阳,女,汉族,1972年7月生,邵阳县黄荆乡初级中学教师。她36年如一日坚守偏远山区中学,帮助这里的留守儿童感受爱、懂得爱、学会爱、传播爱。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等荣誉称号。2024年,获评“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故事
驱车沿着蜿蜒的乡道上山,经过一小时的车程,终于从邵阳县城抵达黄荆乡中学。
“山坡陡岭石窝多,天晴三天无水喝……”这首民谣一度是黄荆乡人的真实生活写照。尽管脱贫攻坚已让饮水问题得到缓解,但喀斯特地貌和石漠化带来的干旱,仍迫使这里的许多年轻人离乡背井,留下老人和孩子守望家园。
1989年,黄朝阳从邵阳学院毕业后,回到黄荆乡中学任教。此后36年,黄朝阳如一抹暖阳,照进山区留守儿童的心房,用尽全力温暖他们。
一个青瓷碗,盛满对留守儿童的爱
说起黄朝阳,她身边的人都会不约而同想到她那个青瓷碗。
“她把三餐带到教室,仿佛要时刻守护在学生身边。”校长马小龙如是说。
早自习,黄朝阳带着学生一同晨读。讲桌上,青瓷碗中盛着的白粥已凉,却几乎未曾动过。
“碗里的粥虽凉,但黄老师对学生的爱依旧炽热。”同事刘思感慨地说。刘思也曾是黄朝阳的学生,“当年不懂黄老师为何连吃饭都要守在学生身边,直到我也成为教师,才明白那是在牺牲个人时间陪伴着学生。”
黄荆乡中学目前有100余名学生,其中90%是留守儿童。黄朝阳坚持担任班主任,正是因为放不下这些孩子。
学生小龙(化名)的父亲患有尿毒症,母亲离家出走,家中还有弟弟妹妹要照顾。黄朝阳得知后,不仅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他们,还每天将学校食堂的剩饭打包放在冰箱,放学后让小龙带回家。“黄老师把对我的爱,都装进那只饭碗里,温暖了我整个初中时光。”小龙说。
2012年,学生小滔(化名)上课经常迟到,还在课堂上打瞌睡。黄朝阳家访得知,小滔妈妈出走,爸爸患有骨髓癌无法动弹,他小小年纪就要承担家庭生活重任。黄朝阳立即伸出援手,不仅给予经济上的帮助,还四处奔走为小滔筹集善款,解决学习后顾之忧。
30多年来,黄朝阳节衣缩食,资助了不少于200名贫困学生,累计费用超过10万元。
新学期,校园里再次响起琅琅书声,黄朝阳端着她的青瓷碗,步履匆匆。
两只瘦胳膊,托起山区孩子的读书梦
佝偻着腰,体重只有90来斤,头发花白……孩子们都说,黄老师用瘦弱的胳膊,托起了大家的读书梦,却压弯了自己的腰。
1995年以来,黄朝阳一直患有多种疾病。2009年,她确诊胸椎血管瘤,之后颈椎、胸椎、腰椎陆续出现严重骨质增生,已压迫神经。“疼痛让她彻夜难眠,医生强烈要求她住院治疗,但她总放不下学生。”丈夫游建军说,黄朝阳边服药边工作,即使在家痛得嗷嗷叫,吃了止疼药站上讲台,又变得精神抖擞。
每年寒暑假,黄朝阳都选择留在学校,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家访。走进她的宿舍,班主任工作手册、家访记载资料堆积如山,每一本都记录得工整有序,有的还用红笔做了重点标注。
青春期的小云(化名)在失去母亲后变得性格暴戾。一次打闹中,小云右手骨折,黄朝阳背他就医,并在随后的30多个日夜里,像母亲一样照顾他,给他洗衣喂饭、补课。在黄朝阳的暖心陪伴下,小云转变性格,开始努力学习,如今已成为一名企业家。
黄荆乡中学现有22名教师,其中近一半是黄朝阳的学生。为了提高教学水平,黄朝阳虚心向“学生”请教,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她还每天认真学习课内外知识,参加各类培训。在黄朝阳和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该校今年6月毕业的43名学生中,有42名考上普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