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梧汉 罗忠勇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中部地区要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不断向纵深发展,实体经济和传统产业的生产要素、组织形态、创新体系以及商业模式发生深刻变化,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的同时,也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就业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发展新质生产力影响传统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催生大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创造了大量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源附加值的岗位需求,快速发展的势头将会继续保持下去。然而,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的就业方式和企业的用工模式都产生了影响,必须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
产业变革加剧就业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技能素质偏低、市场就业能力不足的劳动者面临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快速发展,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必须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全力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把人力资源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更大增量,以此应对“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问题。
技术创新引发就业“挤出效应”。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企业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可能导致就业“挤出效应”。例如,武汉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萝卜快跑”,引起社会舆论关注,部分司机面临下岗失业的恐慌。从长周期看,新技术带来新就业,劳动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就业质量的提升,但短期内确实会对现有工作岗位产生冲击。
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对就业带来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应采取一系列针对性强、前瞻性足的对策措施,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质量发展,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积极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应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任务,并积极推动产业、贸易及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同联动。密切跟踪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挖掘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引导优质人力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集聚。加强促进就业政策一致性评估,在重大政策、重大规划、重大生产力布局时同步考虑对拉动就业的影响,既要利用好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也要警惕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提高劳动者职业转换能力,减少失业带来的阵痛。
加强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深化就业岗位与薪酬水平的调研分析和前瞻性研探。动态编制并及时发布市场急需紧缺的职业清单及未来就业趋势指南,根据需求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的预见性、精准度与实效性。精准对接市场岗位需求,推动高校动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促进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就业导向,健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联动机制,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布局,着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加快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鼓励多元主体参与高质量职业教育办学,根据地方产业发展战略、区域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需要建设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多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培训与就业紧密衔接机制,围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大紧缺技能人才培养,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深入实施“技能强企行动”,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工学一体模式,大力推进多师融合、多技集成。深化技能人才评价改革,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作用。
引导树立合理就业观。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劳动者特别是青年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加强职业指导,帮助劳动者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大力开展就业典型宣传活动,挖掘一批服务重大战略、投身生产一线、主动创业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的就业创业典型,引导劳动者转变求职观念。此外,针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就业形势监测分析,防范化解产业转型升级可能引发的失业问题,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