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佳俊
盛夏,湘江之畔,思想激荡。
7月25日,中非媒体智库交流论坛在长沙举行。论坛以“中非之‘智’助中非之‘治’”为主题,来自中非双方的媒体智库大咖围绕“开启中非媒体合作新篇章”“智库交流如何助力中非合作”等话题开展对话交流,国内多家主流媒体、智库和非洲国家智库学者考察团的百余名嘉宾参加。
讲好中非经贸合作故事
媒体和智库交往是中非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进中非民心相通的关键力量。
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袁炳忠介绍,新华社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在非洲30多个国家设有分社,围绕中非经贸贸易往来、文明文化互鉴、发展战略对接等方面深入报道,全方位展示中非合作丰硕果实,为促进中非信息互通凝聚了坚实力量。
“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5年以来,立足交流平台和研究基地、人才高地、传播窗口四大功能展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副会长姚桂梅介绍,研究院促进了中非交流互信,推动国际社会形成了正确的中国观、非洲观和中非合作观。
湖南是中国开展中非民间交往合作的重要前沿,也是全国对非经贸合作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双方媒体积极讲好中非经贸合作故事。
“我们专注于报道中国经济,帮助尼日利亚人民学习和借鉴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尼日利亚《非洲中国经济》杂志主编伊肯纳·埃梅乌说,去年12月,他们出版书籍《中国和尼日利亚的经济》,解读中国对尼日利亚经济的影响力。
“去年,全媒体报道《袁隆平老师,我们来迟了》法语版在马达加斯加主流媒体刊播,‘真实亲诚’的中非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湖南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姜协军表示,湖南日报社积极担当“湖南日记”的书写者角色,组织了《出海记·走进非洲》等多项大型国际传播报道,致力于记录湖南与非洲在交流合作中的动人故事与深厚情谊。湖南日报社愿做中非友好的记录者、中非交流的促进者、中非合作的建设者。
“最近,有一位名叫凡希亚的摩洛哥裔女孩在湖南广电节目《歌手2024》的舞台大放异彩。”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董事长、台长龚政文介绍,湖南广电通过积极开展新闻报道,精心策划制作精品力作、文艺节目,打造跨国传播媒介等,用文化艺术光影搭建民心相通的友谊之桥,不断丰富提升了中非媒体合作内涵。
中非媒体与智库“融智”恰逢其时
会场外,骄阳似火,热浪滚滚;会场内,讨论热烈,火花四射。
“媒体和智库是增进共建‘一带一路’‘心联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副司长张明期待,中非媒体、智库更好发挥优势,持续讲好共建“一带一路”故事,营造中非良好合作环境;持续深化民间交往,夯实中非“心联通”民意基础;持续加强文明交流,促进中非共同发展繁荣。
“我们正与湖南广电联手,促成‘快乐男声’等在中国家喻户晓的音乐节目落地非洲,为非洲受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视听体验。”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董事长潘海平表示,中国经济信息社将聚焦中非合作参与各方的主要需求,与更多的中方和非方媒体智库机构开展深入合作,拓展中非媒体智库合作的朋友圈。
“现在中非故事有很多是由西方媒体讲述的,报道中存在扭曲现象。”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中非中心执行主任丹尼斯·穆内内说,中非要掌握话语主动权,自己的故事由自己讲述;在未来合作中,要注重长期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媒体智库在经贸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洲联盟经济、社会和文化理事会高级新闻官卡罗尔·吉隆博期待,加强中非媒体智库交流合作,加强媒体和智库人才培养,帮助非洲媒体从业人员和智库研究人员提升专业能力。
在中非关系全面升级的当下,中非媒体与智库“融智”恰逢其时,也必将为推进中非务实合作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