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用优秀传统文化深度滋养,厚植家国情怀,涵养优良家风,传承良好家教,既关系到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也关系到一域之社风民风、一国之党风政风。
将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入普通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人生的第一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潜移默化着人们的思想、思维和行为。如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曾国藩“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等,无不体现出一个个家庭对后辈的殷殷希望与谆谆教诲。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入每个普通家庭,融入每个普通家庭成员的心灵,在文化熏陶中滋养,在文化长河中撷取,在文化积淀中浸润。当前,我们尤其要注重礼义兴家、诗书传家,把古代治家的好传统与现代治家的好风尚结合起来,让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深深扎在中华大地上,深深扎在每一个普通的家庭里。
将优秀传统文化标识融合日常家风。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蔚然,国风浩荡。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体现着一个家庭的风气、风貌。祖先祭祀的各种仪式、活动,如清明、中元等传统节日,就是传承家风的文化标识。“尊祖”作为一种文化象征,使家庭成员获得文化认同;“敬宗”作为一种精神动力,不断激励家庭成员创造幸福、累聚公德。在时代洪流中,红色家风成为新时代一抹最耀眼的底色。如毛泽东的“三原则”,即念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的“过五关”,即领导干部要过好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等等,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赶考的峥嵘岁月里,留存给我们的不朽红色家风、巨大精神财富。
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于良好家教。“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历史家教故事,到《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结集成册的经典家训,无不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中良好家教的重要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优良家风,需要以“不朽”作信念支撑,以良好家教来完美呈现。“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理念,成为优良家风的终极追求。对普通家庭而言,良好的家教,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员醉心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每一位父母用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家教之中,用传统精神财富滋养每一个小家庭,使之成为温馨港湾、厚德之所。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而言,则更应该从严律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本分做人、干净做事,用行动诠释“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于无声处见证示范的魅力,打造符合自身实际的家教高地。
(作者系湖南省第一测绘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