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进入”更友好
——智能技术应用观察之二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朱永华

  从自动驾驶汽车穿梭于城市街道,到智能家居让生活变得温馨便捷,再到AI医疗辅助医生精准诊断,智能技术极大提升了人类生产效率、丰富了人类生活体验,展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

  然而,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伴随着挑战与“不适”,尤其是对传统社会结构的冲击与重塑。为此,让智能技术以更友好的姿态进入社会、减少“不适”的副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应该说,对于进步的新生事物,人们是普遍持欢迎态度的,毕竟现代人有了远胜于前的认知。但是,对于具体行业和个人来说,负面的改变总会引发本能的排斥。而如果能合理地规束新技术,平衡好技术进步与社会福祉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使新技术呈现更多“友好”、减少“野蛮”。

  政府应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体系,引导智能技术健康发展。例如,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帮助传统产业工人转型为掌握新技能的人才,从而缓解技术替代带来的就业压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稳步发展作出了战略性安排。德国“工业4.0”战略中则明确提出了“教育与培训2020”计划,旨在培养适应未来工业需求的技能人才。今年上半年,我省6所高校相继设置人工智能专业,就是为适应新技术应用、满足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主动作为。此外,要充分考虑到各个社会群体不同的接受度,做到有序“进入”。比如我国针对多个智能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出台了相应的“适老化”措施,为一部分掌握新知识技能不足的弱势群体提供了“绿色通道”。

  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应关注技术应用对社会的长远影响,通过技术创新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而非简单替代人力。例如,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通过搭建电商平台,不仅促进了商品流通,还带动了数百万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创业就业,展现了智能技术促进社会包容性增长的潜力。

  智能技术的加速发展和普及势不可挡。它是“天使”还是“刺客”,决定性因素是与之相遇的人。所以,每个人都应积极适应变化,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身竞争力。在智能时代,持续学习已成为个人成长的必修课。通过终身学习,我们不仅能够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还能在智能技术的辅助下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