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约车司机的权益保障不可忽视

  卞广春

  早上6点多出车,晚上11点收车,除去三顿饭,一天大约有16个小时在路上。在北京开网约车的司机郑师傅说,每天这么长时间工作,自己感觉特别累,回到家就想直接躺下。笔者近日了解到,不仅北京如此,一些在上海开网约车的司机甚至一天24小时都在车上,困了就睡,醒了就干。

  网约车司机拼命开车,收入似乎不少。但据对数十名网约车司机的调查发现,扣除租车费、房租、充电费或油费等成本后,司机的月收入普遍在6000元至8000元之间,换算下来跑一公里挣不到1.5元。也就是说,网约车司机的收入,是以不停接单、长时间工作、身体健康消耗为代价的。他们的劳动保障,亟待社会各界关注。

  如今,网约车平台很多,看似为网约车司机多接单、多挣钱提供了方便,但事实上,平台之间会互相压价,结果导致司机端的收入减少。有的平台还会卖单,如乘客在甲平台下单,甲平台接单后将订单转给乙平台,乙平台将订单派给司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平台都会按照比例抽成,司机端收到的费用和乘客支付的费用之间,差距越拉越大。

  外卖骑手的情况类似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的收入靠“跑单”,平台还按骑手的准时率、满意率、违规率、出勤率进行绩效考核,设计全勤奖、单王奖、订单阶梯奖、恶劣天气补贴、距离补贴、重量补贴、夜间补贴等种种算法、考核,让骑手为每一份奖励争分夺秒,为避免受到平台的处罚而快马加鞭。

  2023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编制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休息和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指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服务指南》等,要求平台企业科学确定新业态劳动者的工作时长和劳动强度,保障其休息时间,持续优化派单机制,不得以冲单奖励等方式引诱驾驶员超时劳动。

  保障网约车司机的合理休息权利和合理收入,需要明确限制他们的在线时间,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平台。因此,相关部门要严格监管,推动政策规定落到实处,尤其是要抑制平台企业相互卖单、压价等行为,切实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