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理论·智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中部向新促崛起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5月25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准培养,拓宽乡村教师成长之路

  刘春花 王日兴

  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是乡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国之大者”核心使命的基础支撑。着眼通识教育理念,明确适切乡村的培养目标,拓宽师范生实践路径,致力提高乡村教师综合素养,是开创乡村教师培养新局面,助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可行之策。

  增强师范生的适切特质。长期以来,乡村教师培养乡土特色不够鲜明,以至于师范生对乡村教育的适应性不强,难以满足乡村教育的现实需要。乡村教师培养必须“乡土化”,从培养目标确定、培养方案改革到培养模式变化和课程设置等,都要基于乡村的独特实际。其中,既要在学科专业必修课程中设置“乡土课程”,精选乡村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俗艺术、社会人物等资源进入课程,也要于教学过程中嵌入“乡土表达”,在潜移默化中培厚学生对乡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可开设“文学与乡土”“语言与乡土”“文字与乡土”等教学模块,将乡土中的人、事、物融入学科课程,提高师范生将知识置于乡村情境中进行理解、辨析、批判和掌握的能力。让师范生通过乡土课程资源触摸、了解、发现乡土,能够弥补师范生乡土认知断裂,促成其职业素质提升和乡村情怀养成,让他们成长为具有深厚乡土情怀、通晓乡村社会、热爱乡村教育的乡村好教师,在乡村教育中真正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养。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当下,乡村教师面临着更高的社会期待。一方面,要打破院系围墙,着力突破学科、院系建制的传统封闭式壁垒,构建“跨学院-跨学科”交互学习及学分互认机制,实现师资、平台、信息等资源效益最大化。通过学科交叉融合、院系资源开放共享,促进知识的交流融合、转化、应用与创新,帮助师范生完善知识体系、拓宽思维视野、提高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另一方面,要实现数字技术与传统教育的融合发展。如今,随着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加快建设,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网上平台享受到海量的教学资源、获取丰富的学习机会。进一步加快乡村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资源更新,有针对性地提高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数字素养,能够助力师范生跳出乡村看乡村,把乡村教育放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思考。

  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长期以来的教师教育,多注重理论“应知”,较少关注实践“应会”;教育实践多局限于单一、平面化的见习或实习,少有研习或创习的拓展性实践。这种“学”多“做”少、封闭单一的模式,容易造成师范生陷入知多能少或知而不能、能而有限的窘境。乡村教师培养,应通过构建“见习-实习-研习-创习”立体化实践体系,促进教学实践由单一性向立体性、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引导师范生知与能协同发展、“学”与“做”有机统一,提高师范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实习实训基地和教师教育培训基地内,学校可加大对乡村资源的利用,构建“高校学习培养-乡村学校实践-乡村社会锻炼”多管齐下的开放式培养机制,帮助师范生深入乡村社会、发掘乡土资源、增进乡村情怀、融入乡村建设、提高适应能力。这种全景敞开式的立体化实践,推进实践与理论的协同、知识与能力并进,不但能够增强师范生的乡村认同感,支撑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可以提高其服务乡村建设的素养和能力,让其在投入教学育人的实践时更加得心应手。

  当然,要让乡村教师真正扎根下去,还要进一步形成重视乡村教育的良好生态,通过推动乡村教师精准培养,纾解乡村教师队伍“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之困,让更多乡村教师受尊重、有回报、得发展。促进乡村教育与本土文化、地域特色紧密结合,让乡村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乡村教师亲近乡村、回归乡村、坚守乡村、奉献乡村的专业成长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精彩。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教育学会理事,湖南文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湖南文理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本文为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现代书院制的乡村教师培养体系与实践路径研究”(HNJG-2022-0232)阶段性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