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吃饭是第一件大事。”青年袁隆平带着这样朴素的信念报考了大学的农学专业,从此一梦逐一生,不断挖掘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对于产量优势的潜力价值,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超高产。他的名字,早已写在世界粮仓之上,嵌入百姓生活中的一粥一饭。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在袁隆平院士逝世三周年之际,《湘江副刊》特邀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原安江农校)工作人员讲述袁隆平的报账单里的故事。正是在这所学校,袁隆平院士开始了长达37年的杂交水稻研究生涯,并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近日,筹备近三年的《袁隆平全集》也出版了,编辑们写下了手记,继续传递“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信念。
胡佳武 穈良玲 杨藤
在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原安江农校)的档案室里,保留着水稻杂交优势研究室的一些财务报账凭证,时间是从1981年至2000年的。透过这些凭证,还能隐约看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年工作时的一些情形,发现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科研道路上留下的足迹。
一、特等发明奖领条
1981年6月,国务院召开国家技术发明奖颁奖大会。因为籼型杂交水稻这项重大发明,全国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被授予特等发明奖,发给奖状、奖章和奖金10万元。这一重大奖项,袁隆平所得的奖金是5000元。
当年的领条还在档案中留存:“领条。今领到,人民币(大写)伍仟元,此据。款项说明:杂交水稻奖金。领款人签章:袁隆平。1982年2月22日”。
因为参与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的单位与人员较多,所以奖金是召开表彰大会后,分配到相关省份,再由各省确定的。10万元奖金中,奖给湖南2万元,湖南参与的单位有省农科院、湖南农学院、湖南师大、贺家山原种场等。尽管安江农校贡献最大,奖励最高,但也只有9200元,其中:袁隆平5000元,李必湖3000元,尹华奇500元,周龙华、毛勋等其他19位同志700元,他们的领条被集中装订在一起。
安江农校袁隆平、李必湖等22位同志的获奖,是袁隆平及其科研团队对杂交水稻研究发明巨大贡献的充分证明,也是安江农校作为“杂交水稻发源地”的充分证明。
二、10把张小泉剪刀
在1982年7月的财务凭证里,我们看到了一张“国营杭州张小泉剪刀店发票”。发票内容记录着:“购货单位:安江农校,1982年6月4日,货品:不锈钢剪刀,数量:10把,单价:0.78,总计人民币(大写)柒元捌角整”。在发票上面签有“杂交用。袁隆平”的字样。
这是一次袁隆平经手的物品采购。水稻杂交选育,剪刀是常用的工具,用以剪开颖花外壳,去掉雄蕊花药。当时学校地处偏僻,商品十分匮乏,特别是质优价廉的名牌产品很难买到,袁隆平利用在杭州参加“第九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的机会,找到张小泉剪刀店,买了10把剪刀带回,分配给科研人员杂交去雄用。
10把剪刀重量并不轻。袁隆平只身一人,提着不大的帆布旅行提包,带上沉甸甸的10把剪刀,从杭州挤火车,在怀化下火车,再从怀化转车到安江,一路上劳累辛苦、困难重重,但这也足以见证他不怕辛劳麻烦,一心想着科研。
三、职工与家属补助的不同
早在1982年7月,杂交水稻研究室的科研人员为参加试验田劳动的工人报销劳务费,写下了这样一张证明:“为科研室看守电打老鼠共计肆拾伍天,其中颜学明同志稻田伍天,中古盘张才六同志的稻田肆拾天。学校职工家属廖迎春看守叁拾天,职工曾汉兵看守壹拾伍天”。
颜学明、张才六是学校科研室的科研人员,“中古盘”是试验田所处位置,证明中经办人只是简单地写明劳务人员、劳务项目及工作时间,但袁隆平作为科研部门负责人,不是简单地签上同意报销,而是签上明确的意见:“家属廖迎春请按每日壹元贰角发零工费,职工曾汉兵每日补助叁角和叁两粮。袁隆平 82.7.17”。
家属与职工一个是零工费,一个是补助。家属没有正式工作,无固定收入,在试验田劳动应该享受零工费报酬;职工有固定收入来源,参加试验田劳动只能享受补助待遇。袁隆平的签字严谨细致,简单明了,财务人员接到他的审批意见后,能够及时有效地办理。这一看似普通简单的签字,充分印证了袁隆平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四、看守试验田的证明
在杂交水稻试验中,到了水稻成熟期,为确保其生长不受干扰、产量不受影响,需要有人日夜看护,白天驱赶鸟,晚上防老鼠。财务档案中,有两张袁隆平亲手书写的人员劳务证明,清楚地反映了这一工作。
其中一张《证明》写道:“我校职工家属龙淑兰等三人日夜看守杂交水稻试验田24天(8月1日至8月24日),每天工资叁元正,共计柒拾贰元正。袁隆平 82.8.29”。
另一张《证明》写道:“我校职工家属龙淑兰值夜班打老鼠一晚(8月26日),付工资1元,(8月27日)晒谷一天1.5元,合计贰元伍角正。袁隆平 82.8.29”。证明是袁隆平亲手书写的,“日夜看守杂交水稻试验田”“值夜班打老鼠”“晒谷”,这些工作应该是袁隆平亲自安排,协助他自己的田间试验的,一季实验完成后,他为劳务人员领取报酬写出证明。在20世纪80年代,袁隆平已经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蜚声海内外后,他仍然坚持亲自下田观察,亲手组织田间试验。
五、30个菲律宾比索
在1983年7月的报账凭证里,我们看到九张英文的服务凭证,旁边附有袁隆平书写的说明:“所附的九张发票,是在菲律宾拍摄国际水稻所的各种建筑和设备所花费的300.40比索(照片供建设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参考用),1元人民币约合5比索,300.40比索约等于60.08元、陆拾元零捌分。袁隆平 83.7.8”。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1983年年初,湖南省科委为了推动杂交水稻高速发展,为杂交水稻研究搭建更好工作平台,提出成立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这项建议得到国家科委、计委的高度重视支持,湖南省随即启动筹建工作。
这年5月至7月,袁隆平正在位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与该所进行合作研究,为了筹建湖南的研究平台,学习国际水稻所的经验,他决定收集更多的资料。此时湖南省农科院的毛昌祥正好公派到国际水稻所读硕士,他看到袁隆平在国际水稻所里到处拍照,亲自在做资料收集,就主动提出来承担这项工作。毛昌祥出身工程师世家,对建筑有点爱好和悟性,就从宏观到微观将所里的建筑与设备拍了一遍,写上备注说明,并装订成册。
袁隆平回国时将这些资料带回,省计委、科委的同志看后非常惊奇,这一基础工作后来为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参考。毛昌祥正因为这一工作表现,被袁隆平看中,他学成归国后,就被调进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不久就被委以中心副主任的重任。
六、速汇9000元到崖县
在1983年4月的记账凭证里,存有一份电报和一张银行电汇单,这两张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电报和电汇单,记录着袁隆平科研团队南繁工作的艰苦岁月。
4月5日这一天,在海南三亚南繁育种的安江农校科研人员,急匆匆地给学校发来一份电报,电文的内容是“速汇9000元到崖县农行荔枝沟营业所安农育种组”。
虽然只有短短20个字,但字少事大。电文中提到的“崖县”就是后来的三亚市,三亚原本是崖县的治所三亚镇,198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崖县改称三亚市(县级)。但此时的“崖县”及其“荔枝沟”,还十分偏僻落后,远非今天的“旅游天堂”。“安农育种组”指的是参加南繁的科研人员。他们从头一年的11月下旬来海南已经整整五个月,全组人员生产、生活费用开销巨大。中专学校搞科研,经费本来就拮据,带来的钱不多,此时早已用完,急需找米下锅。“速汇9000元”,表明要汇钱的具体金额及急切程度。此时已是南繁育种的关键时期,一刻都不能耽误。
收到汇款的电报后,水稻研究室的同志迅即呈给科研负责人袁隆平,他当即批复“同意如数汇”。几天后,南繁育种组就收到了学校的汇款,及时得到经费补充,南繁基地的育种试验没有受到影响,继续紧张有序地开展。
七、退回“920”转让款
“1984年9月,我在科研室拿‘920’贰佰克转让给他人,现退回币贰佰贰拾元。袁隆平 85.2.28”。这是1985年2月收入凭单的附件,一张袁隆平亲手书写的说明。
这里提到的“920”,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葡萄、棉花、蔬菜等多种植物,以促进其发芽、生长、开发、结果。此时,已发现在大面积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中,喷施“920”能调节杂交水稻花期,提高自主结实率。不知当时是哪一个单位急需“920”,在其他地方弄不到,只好来找袁隆平,袁隆平一贯乐于助人,就转让了200克。收到货款后,他及时上交给单位财务。这张收入凭证就记录了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