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展 何 洁 李翼骏 张 勇
4月春浓,长江绚烂正佳期。
4月19日,湖南省石化新材料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湖南石化作为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托单位,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及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精神,在院士及专家团队领衔下,将加强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有效推动湖南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和现代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地处岳阳的湖南石化是湖南省最大的成品油供应基地和化工材料生产基地,在原巴陵石化、长岭炼化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2023年6月6日完成工商注册,2024年1月1日实现一体化运营。科技创新是该公司的优良传统和亮丽名片,在中国石化以及整个行业具有鲜明特色。公司累计获国家科技奖励27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工业大奖各1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81项,拥有授权专利632件,被评为中国石化创新型企业;现有24套中试装置,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了产业化技术孵化体系建设,己内酰胺、热塑性弹性体、环氧树脂、环氧丙烷等生产技术均全球领先,且全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湖南石化执行董事、党委书记王妙云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对湖南石化加快转型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公司将聚焦打造世界领先绿色石化新材料创新基地的企业愿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强大的技术竞争力塑造新质生产力,建设“特色、绿色、出色”湖南石化,担当起“炼化产业未来创新发展示范导向”的时代重任。
推进炼化一体化项目 助力万亿现代石化产业
湖南石化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世界级”的眼界格局抓好谋篇布局,1月3日,迄今单体投资额最大的产业项目,总投资约357亿元的岳阳乙烯炼化一体化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推进会举行,目前该项目正在加紧进行场地平整施工、管理策划和各项设计落实。
该项目包括100万吨乙烯和炼油配套改造两个部分,主要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行业领先的绿色低碳工艺技术,原料优势、技术优势、产品优势相互叠加,将补齐岳阳地区从原油加工到现代特色化工的完整产业链,形成“洁净油品+现代化工+新材料”的产业格局。该项目将引领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带动下游投资超过1500亿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向“世界领先绿色石化新材料创新基地”大步迈进,对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助力湖南省打造万亿现代石化产业核心基地。
乙烯被誉为“石化工业之母”,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按照规划,湖南石化乙烯项目生产的乙烯将作为原材料,全部就地转化,主要承接地为岳阳绿色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届时,岳阳本地化工产业链所需的丁二烯、丙烯等每年170万吨原材料可就地解决。在这里,链上企业融合发展,产品上下游隔墙互供、产业链共生互补循环,真正做到“吃干榨净”。
该项目还将优化乙烯装置全国区域布局、稳定中部和西南地区石化原材料市场供应、降低总体物流成本。湖南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天航空等优势产业需要的化工新材料特别是聚烯烃,将由省外采购转向大比例本地自给,大幅提高工程机械等全省优势产业的零部件本地配套率。
创新己内酰胺核心技术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3月13日,湖南石化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己内酰胺装置B线一次开车成功;与此同时,该装置A线已开车平稳运行5个月,累计生产己内酰胺逾10万吨。该项目实现双线平稳运行,标志着全球单套产能最大、技术领先的己内酰胺生产研发基地全面建成,中国石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领先的新一代己内酰胺绿色成套新技术首次实现工业化应用,产能进一步释放。
该项目总投资153.5亿元,将距离长江不足1公里、与岳阳市主城区连成一片的湖南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整体搬迁到距离长江岸线3.1公里的湖南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占地2650亩。按照“安全绿色、技术升级、先建后拆、规模翻番”思路,新建煤气化、己内酰胺、聚酰胺、合成氨、双氧水、环己酮、氨肟化、硫磺制酸、硫酸铵以公用工程装置58套,涵盖从煤制氢到聚酰胺全产业链,己内酰胺年产能由30万吨提升至60万吨。
该项目采用荣获中国工业大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奖项的己内酰胺绿色成套新技术建设。其中酯化加氢制环己酮、浆态床蒽醌法制双氧水为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煤气化装置为中国石化首套采用第三代国产水煤浆水冷壁气化工艺技术装置。项目将分散的装置重新整合,集约化程度大幅提升,在产能翻番、占地面积减少三分之一的同时,用水总量减少70%,单位产品外排废水、COD(化学需氧量)、综合能耗分别降低73%、67%、20%,定员精简60%,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该项目通过产业链升级、产品链延伸、价值链提升,推动传统石化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一体化转型升级,为沿江重化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新路径、新模式。
湖南石化还着力发展下游聚酰胺业务,牵头承担中国石化2023年度重大攻关项目“高端聚酰胺材料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示范”攻关,组建聚酰胺部(中国石化合成纤维技术中心湖南聚酰胺分部),推进产销研有机结合,依托中国石化“大兵团作战”创新优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发原创技术,为国内聚酰胺产业技术进步贡献力量。
做强热塑性弹性体 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2023年1月4日,湖南石化年产3万吨溶聚丁苯橡胶装置生产线顺利产出铁系梳枝丁戊橡胶,实现了从“零”到“有”的突破,打通从新材料到新产品再到新商品的“全链条”。该产品是国际先进的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动态力学性能、抗湿滑性能和减振性能,可以替代我国依赖进口的高止滑型溶聚丁苯橡胶,解决 “卡脖子”材料产品问题,在轮胎、减振材料和鞋材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截至目前,该产品已用于生产10万余条高性能轮胎。
数十年来,作为中国石化沿江和创新型企业之一,湖南石化坚持自立自强自主创新之路,催生“橡胶之花”生生不息、恒久绽放,目前装置年产能达55万吨(本部装置38万吨/年),规模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产品牌号多达70余种,引领热塑性弹性体行业发展,书写“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励志华章。
湖南石化从2007年开始进行医用级SEBS基础研究,联合国内医用耗材头部企业,开展医用级SEBS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合成、加工及应用技术研究,经过10多年的技术攻关,成功开发出医用SEBS成套技术并实现规模化生产。2016年至今,产品通过检测分别获得国家药监局输液袋用SEBS的CDE号(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技术研究中心的备案查询码)、美国FDADMF注册号,成为国内唯一医用输液袋用SEBS注册授权供应商。2023年,湖南石化医用SEBS输液管专用料和输液膜专用料产量均创历史新高。
该公司建成湖南省热塑性弹性体技术创新中心,与安踏集团合作成立“鞋材创新联合实验室”,着力为市场提供性能优越、舒适稳定的生产原料;润滑油粘度指数改进剂新牌号产品性能满足指标要求,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解决高端润滑油领域“卡脖子”的问题。同时,践行“走出去”发展理念,先后与海南炼化和上海石化合作,共同出资建设年产17万吨和25万吨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SBC)项目,优化合成材料发展布局,到有原料、有市场的地区发展优势产品,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化工和材料领域高级专家、湖南石化橡胶技术带头人梁红文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科研工作者,我们将立足石化产业科技创新战线,以探索精神打开创新之门,开辟新赛道、新领域,为企业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做专做特环氧树脂 挺进高端材料市场
近期,湖南石化“高性能特种环氧树脂关键技术”入选2024年湖南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围绕高性能特种环氧树脂产业化,自主开发成套工业生产技术。高性能特种环氧树脂是风电叶片、集成电路、半导体封装、汽车涂料等,高端领域不可替代的原料之一。多年来,湖南石化根据下游市场需求,立足中国石化创新团队环氧树脂中心研发高性能特种环氧树脂,通过科技创新助推特种化、高值化、定制化发展。
今年3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公示化工新材料2023年度创新产品评价结果,湖南石化机械手加强臂用碳纤维拉挤板环氧树脂榜上有名。该环氧树脂产品与碳纤维通过拉挤成型得到工业机械臂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实现机械臂轻量化最有效途径之一,可大幅提高运动的机动性和工作效率,改善操作速度和准确度,已申请两项发明专利,产品性能优异,工艺匹配性好,目前产品在下游应用生产的碳纤维机械臂拉挤板材已超过百万米。
该公司与上海石化合作,推动“碳纤维+环氧树脂体系”有效结合,成功开发碳纤维抽油杆用环氧树脂,制成质轻、高强、耐腐蚀的连续抽油杆,替代原有普通金属抽油杆,实现节电,降低原油开采成本;高压储氢气瓶用环氧树脂制备的35兆帕高压储氢瓶,通过国家气瓶专项认证,促进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助力氢燃料汽车绿色出行。除此之外,该公司5G通信基材用环氧树脂具有耐高温、高频等特性,打破国外垄断;风电叶片用真空灌注用环氧树脂体系通过了德国劳氏船级社认证,拉挤用风电叶片大梁环氧树脂体系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湖南石化是中国石化唯一环氧树脂生产企业,新建年产17万吨高性能环氧树脂装置、年产5万吨环保型环氧氯丙烷工业示范装置、全球首套35万吨/年环氧树脂含盐废水高级氧化处理装置、千吨级电子级特种环氧树脂中试装置,有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做精环氧丙烷 着力深挖技术潜力
环氧丙烷是仅次于聚丙烯的第二大丙烯衍生物,主要用于生产聚醚等重要化学中间体,是我国重大需求的石化产品。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技具有流程简单、条件缓和、清洁环保等优势,但技术被西方垄断且高度保密。
2000年,湖南石化牵头,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五家单位共同参与启动开发10万吨/年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成套技术。历经14年,成功开发了丙烯双氧水制环氧丙烷系列技术,并于2014年在湖南石化建成国内首套10万吨/年工业试验装置。
在10万吨/年工业试验装置运行过程中,湖南石化技术团队持续深挖新工艺潜力,解决了环氧化反应催化剂利用率不高等难题;完善优化循环甲醇加氢等工艺,装置实现了安满长稳优运行,环氧丙烷纯度达99.99%,全年优极品率达100%,且能耗物耗等指标均优于同类技术。项目累计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71项。2018年12月,该项目“出龙”,成功打破西方垄断,使我国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成套技术与美、德并列世界三强,项目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年来,技术团队精心优化装置运行,精确控制各组分浓度。经过系列操作,装置每吨环氧丙烷产品综合能耗由2018年的534千克标油下降至300千克标油左右,2023年装置优级品产量达9.35万吨,创历史新高,达国际领先水平。
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一年来,该公司“丙烯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成套技术及产业化”成果获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医用防护高分子材料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等3个项目分别获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和前瞻性基础性研究三等奖;“液体环氧树脂分程相转移催化(SPTC)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获2023年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优秀奖。“浆态床双氧水/酯化环己酮成套技术开发创新团队”获评中国石化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由该公司牵头的中国石化聚酰胺材料及产品开发重点实验室获得中国石化第五批重点实验室授牌。
未来,湖南石化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紧紧围绕公司“特色、绿色、出色”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引领炼化产业升级,沿着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再立新功,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