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朱永华
主要劳力外出务工,家里的几亩责任田管起来没人手,抛荒则心有不舍和顾虑。这是我省农村不少地方面临的共性问题。
如何把耕地充分利用起来,又不让无力耕种土地的农户“吃亏”?我省绝大多数农村地区采取的方式是通过土地流转,把耕地集中到种粮大户或者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手中实行规模化经营,农户参与分红。这个办法管不管用?管用,但是也有局限性。因为它比较“粗线条”,难以实现充分协调、顾及个性化差异。比如有的农户对合作社、大户模式缺乏了解和信任;个体劳动能力有区别,有的农户虽已年老,但仍然能够种田、乐意种田。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搞“一刀切”“大呼隆”。
娄底市娄星区水洞底镇文建村的“联合社+屋场+农户”模式很好地化解了这一矛盾。合作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屋场”成立理事会,当中的老党员、老干部等“新乡贤”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是介绍和推进合作社经营模式,二是了解并协调各家各户的状况和诉求。105元一亩的地力补贴和200元一亩的流转费也能实事求是、合情合理地分发到相应的农户手中。今年60岁的村民张绍冬一家六口,有5亩多地。他一方面坚持“单干”,另一方面在“屋场”理事会的协调下,加入了联合社的病虫统防统治和统一收割。他承包的耕地仅收割这一项每亩成本从160元下降到100元。由于有效激发了农户种粮积极性,目前,娄星区全区耕地抛荒现象实现了清零。
组织要到位,服务也不能缺位。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老把式”散户和种粮大户都有可能面临认知盲区和技术屏障,其中育秧和机插机抛是两个难度系数较高的环节。双峰县最大的育秧主体之一彭文清培植的4000多亩秧苗曾出现大面积枯黄,他急得跳脚。县农业服务中心接到求助电话后,立即派出技术干部。干部到现场以视频方式与专家集体诊断,确认是秧苗生理性缺水,赶紧采用地面浸泡和空中喷淋结合的方式进行抢救。第二天秧苗明显好转,第三天全部返青。
着眼于技术服务全覆盖,双峰县建成了由一个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16个乡镇社会化综合服务站、473个村设服务点构成的服务网络。每一个节点选择在农业方面“有实力、有情怀、可塑造”的对象进行发展培养,服务贯穿育秧、病虫防治、收割、加工等全流程。只要有需求,“哪个角落都可以去”。
值得一提的是,技术服务促成了一个新群体——机手的出现。娄星区蛇形山镇新田村刘政时管理的正红合作社常年聘用六个机手,他们受过正规培训,在收割机、犁田机、插秧机的操作使用方面专业娴熟、方圆几十里“难以替代”,他们机动灵活、干劲十足,“去年附近几千亩地的活儿被他们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