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牢记嘱托 改革创新 求真务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

第03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3月2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端牢饭碗,我们充满了干劲”
——习近平总书记在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考察回访记

    3月19日,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赵持 摄影报道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尚武 胡盼盼 鲁融冰

  三月的风,轻拂三湘大地,唤醒洞庭湖平原,吹绿了广袤田野,吹开了金黄的油菜花。

  在这春意盎然、万物萌发的时节,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考察。

  这是全省粮食生产样板——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的核心区。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50多分钟。

  “总书记边看边问,十分关心‘三农’工作。”常德市鼎城区委书记陈远说,“总书记特别叮嘱要抓好粮食生产,端牢手中饭碗,推进乡村振兴。”

  端牢手中的饭碗,农民种粮大有可为

  下午3时40分许,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港中坪村,看到“90后”种粮大户陈帅宇正在田间摆秧盘,便与他亲切交谈。

  “总书记问得很仔细。”站在田埂上,陈帅宇回忆交流时的场景。习近平总书记问他种了多少亩水稻,种的是不是良种,是不是机械化生产,产量怎么样,米质好不好,早稻与晚稻的价格差距大不大。

  “总书记十分关心粮食生产。”陈帅宇激动地说,农民的担心,总书记都问到了,让人感到特别暖心。

  今年,陈帅宇种了2000多亩双季稻。他领办的种粮合作社,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5万亩。

  “总书记祝愿大家喜迎大丰收。”陈帅宇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期盼,让我们充满干劲,全力以赴夺丰收。

  目送习近平总书记的车队离开,整个港中坪村都沸腾了。

  “总书记来看我们了。”大家在田间、在路口、在村部兴奋地交谈。种粮大户们纷纷表示,多种粮、种好粮、夺丰收,端牢手中的饭碗,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期盼。

  明媚的春光下,种粮大户热情高涨。耕翻秧田、摆放秧盘、种谷下泥……公路两旁的连片万亩示范带,大家你追我赶,不负春光播种忙。

  近几年,谢家铺万亩示范片形成了“五统一、两利用”模式,示范带动全区粮食生产。鼎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钟兴满介绍,“五统一”即统一良种、统一机插机抛、统一机械深施肥、统一绿色防控、统一物化技术;“两利用”就是利用田埂种植大豆、利用冬闲田种植绿肥。

  “五统一”的模式来之不易。钟兴满称,从2016年开始,区农技人员蹲点谢家铺,创办双季稻高产示范片。最早只是千亩示范片,农技员指导到户,一项一项试验,组装、示范一系列高产技术,增产效果显著,农民积极性上来了。

  2023年,示范片规模扩大到1.1万亩,涵盖港中坪、施家陂、向家巷等7个村,双季亩产达到1152公斤,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30公斤。

  “在示范片内,跟着专家种田,产量有保障,增收有把握。”陈帅宇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田里的紫云英、油菜翻耕后作绿肥,不仅米质好,还能少施化肥、减少成本。示范片统一良种,早稻加工米粉,晚稻加工高档优质米。他估算,每亩增收500元左右。

  “总书记对我们的做法是满意的。”谢家铺镇党委书记张议文回忆,在港中坪村村部,习近平总书记说,农民种粮能增收,有了积极性,就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新时代的新农民,就要带动农户增收

  对新时代的新农民,习近平总书记牵挂在心、寄予重望。

  谢家铺镇政府工作人员史望来说,习近平总书记与种粮大户陈帅宇、戴宏交流,首先问他们的年龄,鼓励年轻人返乡务农。

  “总书记看到我,首先就问我多大了、什么学历、学什么专业。”陈帅宇说,自己是“90后”,今年刚满30岁。习近平总书记对他说,现在农村就需要年轻人回来。

  1994年出生的陈帅宇大学毕业后放弃出国工作的机会,决定“子承父业”返乡务农,2016年创办亿泽农业公司。

  如何在广袤的田野干出一番事业来?传统农业日益艰难,现代农业前景广阔。这就要求新农人用产业化的思维来经营农业。陈帅宇便牵头成立水稻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决心带动周边农户,做大做强优质稻产业。

  起步阶段,当地种田的“老把式”并不服气。看到他全程机械化种田,开展天敌治虫,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大家只觉得新鲜,并不加入他的合作社。最终结果是,采用机械化、绿色技术,种田成本更低,产量也更高。

  眼见为实。“老把式”们认识到,科学种田有钱赚,纷纷加入合作社。如今,合作社已发展到300多名社员,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形成比较完整的种植、加工、仓储、营销产业链。

  作为新农人,如何带动农户增收?陈帅宇介绍,近几年,公司通过多途径“反哺”农户:农资供应平价让利,稻谷高于市场价收购返利,加工大米销售利润分红,去年让利农户40多万元。

  “总书记问我,未来会不会继续干下去?我毫不犹豫回答,肯定会,而且越干越有劲。”陈帅宇说,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当好新时代的新农民,倍感光荣。

  与陈帅宇一样,种粮大户戴宏同样激动不已。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了解春耕备耕的情况。

  戴宏今年36岁。他回忆说:“总书记说了,看到年轻人回到农村,他很高兴,叮嘱我们一定要把农业做好,担当农业的‘后起之秀’。”

  2015年,戴宏从广东一家印刷厂辞职回乡,和父亲戴庆凡一起种田。在“老把式”父亲的扶持下,种植规模越扩越大。今年,戴宏种植双季稻480多亩。

  “总书记关心生产,也关心大家的生活。”戴宏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看了农机具、稻种,以旧换新的大冰箱,还看了自产的菜籽油、腊肉,并一一询问。

  习近平总书记的车队刚刚离开,周边村的种粮大户就围拢过来。戴宏告诉大家,“总书记把我们放在心上,农民种粮有钱赚,我们要使劲干啊。”

  村干部减轻负担,服务群众更加到位

  从种粮大户戴宏家里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港中坪村党群服务中心。港中坪村党支部书记段德喜告诉记者,当时,村里200多位村民守在这里,热烈欢迎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

  “总书记十分关心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询问的都是我们基层工作人员每天在做的事情。”段德喜说,他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村里的基本情况、乡村振兴成果、村民自治和基层减负的成效。

  “总书记尤其关注基层减负。”段德喜说,减负之前是什么情况、减负之后又是什么情况,习近平总书记都一一问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已成为各地抓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工作。

  基层减负,给港中坪村带来不少变化。段德喜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以前村部要挂30多块牌子,现在只有12块。以前要求村里开的证明有20多项,现在只有2项。以前村干部手机要建40多个微信工作群,现在只有4个。

  “牌子多,职能部门交办的事情就多。”段德喜说,以前,村干部忙得脚不沾地,也忙不过来。现在好了,牌子少了,任务就轻松些了。

  习近平总书记接着问他,12块牌子还要不要减?段德喜笑着回答说,应该可以了。

  “听完汇报后,总书记点了一下头,为我们点了个‘赞’。”讲到这里,包括段德喜在内的基层干部都非常激动。他们纷纷表示,“村级负担减轻了,大家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好地服务全村百姓。”

  村民代春林原本只想种一季稻,村党支部委员代丽平上门讲解双季稻奖补政策、协调大户为他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代春林欣然接受,家里3亩田全部改种双季稻。

  “我在外面打工,特意买车票回来耕田,不划算。”村里脱贫户戴安建把困难反馈给村委会,也是在代丽平的协调下,他家5亩田的耕种收作业全部包给合作社。戴安建说,有村干部支持,种田打工两不误。

  基层减负,为港中坪村发展注入了活力。段德喜向习近平总书记报告,村干部为民服务做实事,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增强,大家一心一意搞产业、抓票子。

  这些年来,港中坪村800多亩水田全部种上双季稻,每亩收入达1000元。新种的200亩油茶全面挂果后,每亩能增收5000元。村里引进了电子厂,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2023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3800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5万元。

  “总书记的叮嘱,我们要贯彻到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这两天,段德喜带领全村干部走家串户,与大家回忆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的一点一滴,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进一步谋实增收举措,抓细稳粮环节,鼓足干劲“夺高产、争先进”。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