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钟君
一方面,在育产业、壮主体上下功夫。进一步营造制造业“当家”的社会氛围,加紧制定“三个高地”创建标准;强化“双链驱动”形成政企“筑链集群”合力,深挖行业协会功能推进区域产业集聚,推动资源要素管控部门主动配合特定产业集群战略;利用好大平台、大装置,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实施创新“攻尖”计划,以应用带动成果转化;实施“灯塔工厂”行动,设立技改基金,支持头部企业转型,发挥金融租赁服务作用。
另一方面,在优环境、强保障上出实招。强化民营经济法律保护,进一步减轻民营企业负担,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开办企业“一环集成、一网通办”和“一单全免”,24小时智能自助办照“一个平台”,产业招商“一个组团”,创新企业服务“一套机制”;组建省级制造业引导基金、研究出台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实现财政资金滚动循环使用、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容错纠错机制;通过划定制造业城市的工业用地红线实现分类管控,继续探索推动工业用地立体混合配置,参考江苏“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模式推进高效供地;完善产业高端人才和技能人才引培体系,创新打造人才集聚平台,优化人才服务。
大力培育现代新型农民
中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 许源源
一是全方位调研农民需求。通过实地观察、入户走访、座谈会等形式,全面摸清农业从业人员的产业情况、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培训意愿、培训需求、培育成效等情况,形成准确的学情分析报告,建立本地区现代新型农民培育数据库,制定科学精准的培育方案。
二是多层次建设培育师资。明确教师选聘条件和标准,设置相应考核办法,吸纳培养一批熟悉“三农”了解农民需求的理论教师、有基层培训经验的技术讲师、有产业致富经验的实训讲师、有乡村治理经验的政策讲师。
三是全过程服务培育对象。制定现代新型农民培育对象标准。按照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安排课程,强化过程监管。采用“严进严出”方式,通过“理论+实践”考核办法,健全结业考核机制。组建班主任、产业技术专家、乡土专家等团队,通过线上和线下指导,完善训后跟踪服务。
四是宽领域宣传典型事迹。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推广宣传生产、经营、管理等领域现代新型农民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组织涉农职业院校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名课名师”推荐活动和现代新型农民典型创业风采展示活动,形成示范效应和可持续发展动能。
破解偏远山区物流配送难题
网友“范惠”
一是加强物流枢纽站点建设。在偏远山区中心地带或交通节点建立物流枢纽站,作为集中分拣、中转和配送的中心。合理规划物流线路,减少运输距离和成本,提高配送效率。
二是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建立山区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信息实时共享和更新。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配送路线,提高物流运作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
三是发展合作共享模式。鼓励当地企业、合作社和居民共同参与物流配送,以集中采购、共同配送等方式,降低物流成本,形成共享共建、协同发展模式。
四是加强政策支持引导。加大对偏远山区物流配送的政策扶持力度,强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加强规划引导,完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
支持高校师生和返乡务工人员创新创业
共青团湖南省委 李志超
一是建好“青创群”。按照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群体分布特点,支持省、市、县三级青年创业类协会组织建设,着力打造线上活跃、互动频繁、线下联系紧密的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社群,努力将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凝聚在团组织周围。
二是上好“青创课”。构建国家+省级+市州带县级“3带1”导师体系,面向高校师生和返乡青年等重点群体,开发设计创新创业“慕课”资源,形成别具一格的青年创新创业培育体系。
三是办好“青创赛”。紧扣“企业出题、高校答题”,精心筹办“创青春”“挑战杯”等品牌赛事,搭建创业者展示成长平台、投融资对接平台,引导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集聚。
四是建好“青创园”。推动建设“硬件一流、服务一流”的创新创业基地,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全链条孵化服务,助力青年融入湖南发展大局。
五是推好“青创板”。打造“湘青创”投融资服务平台,开展投融资峰会、投融资路演、考察交流、培训、沙龙等多项活动,探索建立青年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推动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服务青年创业金融需求。
持续巩固提升洞庭湖区林草碳汇能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仇怡
巩固提升洞庭湖区林草碳汇能力,对于持续推动洞庭湖区高质量发展,服务中部崛起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意义重大。建议:
一是加强生态保护提高碳储量。采取有效生态保护措施,严格保护林草地与水域,控制生态用地转化为其他用地,有效提高碳储量总值,维持区域碳平衡。
二是发展林草产业提升碳汇量。以竹、芦苇等产业为牵引,引进科技含量高、精深加工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示范带动强的龙头企业进入竹制品加工行业,推动竹加工产业集群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助力竹林碳汇价值实现。依托吴义强院士团队先进技术,培育壮大芦苇生态板材产业链,“以苇代木”“以木储碳”,激活芦苇“碳库”,推动洞庭湖区芦苇从造纸原料产业向生态板材产业转型。
三是完善标准体系推进市场化。在逐年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基础上,加快完善芦苇碳汇方法学、计量、监测、核证等标准体系及交易规则,借鉴林业碳汇、竹林碳汇、海洋碳汇等开发模式,积极探索芦苇碳汇市场化交易,促进洞庭湖区芦苇生态服务补偿资金更多元、补偿标准更合理,保障生态建设可持续性。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毅 通讯员 邱琳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