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姣飞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产业融合,强调要“立足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农文旅融合,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湖南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与文旅资源。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湖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提出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农文旅融合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当前,我省农文旅融合仍存在广度与深度不够、产品同质化较突出、产业融合链条短、附加值偏低、深度融合机制不顺畅、复合型人才欠缺等问题,亟须逐一破解。
策划设计高品质农文旅融合产品。一是突出主题,持续创新。高质量的农文旅融合产品应主题鲜明、富有个性,可围绕观赏、采摘、品尝、学习、劳作、游乐、养生、销售等功能要素展开策划设计,凸显乡村独特资源、乡土特色产业、传统手工艺,注重借鉴引进各地新品类、新创意。二是优化体验,寓教于乐。拓展农耕、农趣体验区,打造沉浸式体验新场景,设计好研学项目,引导游客通过喂养家禽、走花卉迷宫、观看蝴蝶蜜蜂等项目学习知识。三是以农为本,以文为魂。精心挑选农业历史遗迹、古建筑、传统农业工具和器械等农业文化遗产,民间传说、歌谣、舞蹈、节庆等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文化底蕴深厚的农文旅产品。
创新延展农文旅融合产业链。一是重视上游供给企业,严控质量。推动农文旅融合供应链走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品质化发展之路,优化供给配置,引导功能单一的传统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价值链,提高产业“创造力”,发挥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二是鼓励中游融合载体,协调发展。休闲农庄、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农文旅融合载体,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积极探索融合新模式、新路径,努力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促进农文旅产业高水平协同发展。三是拓展下游销售端口,塑造品牌。精选优势项目,设立品牌标识、提炼品牌口号、讲好品牌故事。结合湖南农业实践、农产品特色,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线上营销渠道,借鉴“村超”“村BA”“村晚”等线下活动模式,促进农文旅企业与知识主播等开展合作,进行精准营销,打响湖南农文旅融合品牌。
构建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机制。一是优化推进机制。强化多部门联动推进,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服务。不断优化并落实落细农文旅融合政策,从土地、财政、金融、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和推广力度。二是完善协同机制。综合利用行业组织与合作交流机制,充分发挥乡村文化旅游促进会、旅游学会、农林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力量,加强与国内外农文旅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拓展国际市场。探索构建农文旅融合项目运营机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基金、农文旅融合发展智库。三是深化共享机制。提升农文旅产业在地发展能力,强化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促进城乡之间人才、技术、资金、项目、消费的顺畅流动,确保乡村地区发展主体权益,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农文旅融合项目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生力军。一是加强农文旅复合型人才培训与引进。加大党政部门与高等院校、农文旅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交流,建设乡村产业学院,举办农耕文化大讲堂,加强农文旅融合实用人才、技术骨干培训。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为农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组建农文旅产业人才智囊团。鼓励干部、教师、技术人员、专家等退休后回乡定居,当好农文旅融合发展“参谋”。建立城市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服务乡村制度,吸引离乡人群返乡投身农文旅融合,利用共享员工、弹性用工制度吸引高端农文旅复合型人才前往乡村就业创业。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出台有利于留住人才的薪酬福利、奖金计划、股权激励措施,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提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文为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湖南省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及转型路径研究”(XSP22YBC54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