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202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202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
202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4年03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里喜事捎北京

    十八洞村研学游火热。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化屋村有了共享电单车。

    贵州日报 供图

    大陈村麻糍节表演。潮新闻 供图

    孙家村的“90后”返乡创业青年王海涛(右)和张爽(左)。辽宁日报 供图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颐佳 黄馨怡 贺威 通讯员 石龙 彭涛 饶静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岳端 郭加尧

  潮新闻记者 徐雪纯 俞刘东 江山传媒集团记者 毛毓凡

  辽宁日报记者 卢立业 何书凝

  从脱贫攻坚到推进乡村振兴,如今,乡村的变化令人惊喜,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把村里的喜事捎上北京。全国两会前夕,湖南日报与贵州日报、浙江日报、辽宁日报联动,分别派出记者在湖南十八洞村、贵州化屋村、浙江大陈村、辽宁孙家村蹲点采访,带来村里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产业发展、百姓精神面貌等焕然一新的喜讯。

  窥斑见豹,4个村的变化是一个缩影,展现出美丽中国的乡村新画卷。

  湖南十八洞村 精准扶贫故事越讲越精彩

  “十年村寨变化大,生活环境美如画。天天在家像过节,感恩党的好政策。歌声传遍千万家,脱贫致富笑哈哈……”悠扬的苗歌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山间回响。循声望去,53岁的村民施进兰正手握铁锹除冰。他抬起头,热情地邀请记者进屋烤火。

  屋内干净整洁,墙上挂满了珍贵的回忆,最为醒目的莫过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与村民座谈时的照片。

  “十八洞村的命运由此改写!”望着这张照片,施进兰不禁感叹。

  2005年,施进兰和妻子告别十八洞村,远赴浙江台州打工。2013年,作为数控工的他,每月收入5000余元,最高时可达7000元。

  而此时的十八洞村,人均年收入仅有1668元,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全村946人中一半以上都是贫困户。房屋阴暗潮湿,道路狭窄泥泞,基础设施严重缺乏,贫困落后经年累月。

  “三沟两岔山旮旯,红薯洋芋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十八洞村穷得令人心痛。

  2013年11月的一天,施进兰下班后回到出租屋,如往常一样,准时收看新闻联播。“老婆,你快过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到我们十八洞了!”他惊喜地喊道,看着电视里陌生又亲切的故土,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难以置信。

  习近平总书记与村民促膝长谈,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

  “十八洞村有希望了!”当晚,施进兰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彻夜未眠,萌生了回乡发展的想法。

  2014年,施进兰返乡后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一批党员和致富带头人组成新的村支两委。

  “当选第二天,我接了30多个电话,没一个是祝贺的,只有‘一篓子’问题。”施进兰回忆说,大伙与驻村工作队开始深入农户,扎实调研,最后决定从修路破题。

  “以前通往村里的是一条3.5米宽的泥巴路,一下雨就坑坑洼洼。”施进兰说,村民修补房子,材料都靠驴拖运。

  “先挖我家的地!”在土地就是命根子的十八洞村,24名党员们接连以身作则、带头示范。未出一分补偿钱,十八洞村便成功完成修路、改造电网等。

  此外,十八洞村开设道德讲坛,制定村规民约,推行“思想道德建设星级化管理”,发展“互助五兴”,带领村民走出去学技术、学经验,村民们的内生动力越来越足,“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致富”。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村民们自力更生,用勤劳的双手改造环境、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拓宽村道、消灭危房、修建院落、翻新房屋,家家户户通上自来水、用上放心电,拥有干净整洁的水冲式厕所。无线网络覆盖全村,电商服务站方便商品和农产品流通,村小学建成现代化网络联校教室。

  2017年,施进兰卸任。他组建起一支10余人的农民讲解员团队,发展乡村旅游。

  2019年,十八洞村旅游公司正式运营,施进兰担任副总经理。作为亲历者,他的讲解生动鲜活、绘声绘色,吸引众多游客,成了远近闻名的金牌讲解员。“我要把十八洞村的故事讲得更好,更精彩!”

  施进兰全家人都吃上了“旅游饭”——老母亲在村里卖土特产,妻子开农家乐,一年能有20余万元的收入,大儿子施健在景区当保安,小儿子施康直播推介农副产品。

  深山苗寨蝶变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村民们摇身一变成为企业法人、网络主播、农家乐业主等,398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2023年,十八洞村累计接待游客8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2000万元,带动周边3万余人就业。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和美乡村百佳范例”……各项荣誉接踵而至。

  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23年的25456元,村集体经济从空白增长到2023年的507万元。

  “以前,村里的男青年赶边边场(赶集时追求心仪的对象),都不敢说自己是十八洞村的。现在,人人都以十八洞村为荣。”谈及村里的变化,施进兰眼神明亮、信心十足。

  贵州化屋村 “百里画廊”就是金山银山

  “银凤,快来拍照啦!”“诶,来啦!”

  换上美美的苗族服饰,对镜打扮一番,赵银凤笑逐颜开地在自家民宿阳台上拍起短视频。镜头里她跳起苗家舞,银饰随着节奏叮当作响,身后美丽的乌江源百里画廊群峰叠翠、碧波荡漾,是绝好的背景。

  “家乡的生活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人人安居乐业,我就是要让更多人知道我的家乡——化屋村!”生活的美全都写在赵银凤的脸上。

  赵银凤是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曾经也是化屋村外出务工群体中的一个。“以前的化屋村是深度贫困村,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留不住人。”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首站就来到化屋村。化屋村原名“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在这里,总书记嘱托大家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化屋村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依托乌江源百里画廊青山秀水的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建起露营、直升机、滑翔伞基地,风光旖旎的江边修起了沿江步道,一排排修葺一新的民居民宿依山而建。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村民腰包越来越鼓。

  于是,赵银凤返回家乡,从摆摊做起,到后来开起农家乐,旺季时一天收入就有上千元。性格开朗、能歌善舞的她还加入了村里的歌舞团,旺季时每天为游客表演苗族特色歌舞,不仅多一份收入,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家乡文化。今年,她又扩建起民宿,深感“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春节已过,化屋村进入旅游淡季,但仍可见游客三三两两在村中游玩。杨正丽、杨龙两口子经营的山水云间民宿14间客房有4间订出,但是旺季时可谓一房难求。

  “我们家的民宿推门就见江景,旺季时每天订房电话都接不过来,一个暑假就挣了好几万元!”说起现在的生活,杨正丽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2021年,杨正丽两口子也像村里其他人一样开起了民宿。夫妻俩勤勤恳恳用心经营,生意越做越红火。“现在村里的年轻人想做民宿都会来找我取经呢!”杨龙笑道。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化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吃上旅游饭。”化屋村驻村干部杨国奇说,近3年来,化屋村修了10多公里的旅游公路、近7公里的沿江步道,完成美丽乡村立面改造229户,推动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产业发展。目前,已有民宿39家、农家乐21家。该村还依托旅游业大力发展蜡染刺绣文创产业以及黄粑、黄牛、黄姜“三黄”产业,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1.9万元增至现在的近3万元。

  “化屋村正在一步步变得更好,不仅风景秀美,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游客体验感更好。在这里,真的能洗涤心灵。”正带着家人在化屋村探亲的游客王先生赞叹。

  以前,化屋村村民出山靠着一条狭窄陡峭的手扒岩,如今,这里已走出一条前景无量的康庄大道。“今年,我们还要把从前的手扒岩打造成迁徙步道,让更多游客体验和了解化屋村的文化,忆苦思甜,更加奋进有为!”杨国奇说。

  “各位嘉宾到苗寨,苗家儿女来敬酒……欢迎你们,远方来的客人!欢迎你们,远道来的贵宾!”乌江河畔,赵银凤放声高歌,唱出苗家儿女的喜与乐,也唱出化屋苗寨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浙江大陈村 悠扬“村歌”唱响美好新生活

  “轻轻地在风中翻转,香香地在碗中盘旋,美美地和着我们的欢笑,那芳香诱人的大陈面……”万物复苏,大地回春。走进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大陈村,空气中弥漫着温馨的暖意。散发泥土芬芳的悠扬歌声越过精致的马头墙和雕花窗,飘荡在青石板路、阡陌街巷中,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但是在村民傅慧清的印象里,10多年前的大陈村还是另一番模样:垃圾满地,污水横流,村里的农产品销路不佳,青壮年大都背井离乡,在外打工谋生。村内也是纠纷不断,人心涣散。

  治村先治心,人穷志不能短。为了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大陈村从乡土乡情中寻找灵感,创作出《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两首村歌,把村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盼都融进了歌声。

  从此,村里开会有人迟到,罚唱村歌;谁家里有了喜事,村干部带头唱村歌祝福;每逢节庆,村民们还要赛歌比丰收……日日吟,天天唱,村民找到了久违的自我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大陈村也因村歌成名,一路高歌,唱进了人民大会堂,更荣获了“中国村歌发祥地”的美誉。

  借助村歌文化的叠加效应,大陈村乡村休闲旅游业风生水起。游客为品尝一口“妈妈的那碗‘网红面’”专程赶来,村里的麻糍、米糕、粽子等一系列农特产品也走俏起来。按照“产村人文”融合发展的思路,大陈村打出了一套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的组合拳,让村民们真正实现富脑袋又富口袋。

  “我做糍粑做了30多年,从没想到能有这么好的生意。”傅慧清曾凭借手工打制的糍粑,创造了3天卖出1万元的佳绩,“现在靠卖农产品,每年就有六七万元收入。不用外出打工,家门口也能挣到钱。”

  村歌的故事还在继续。近年来,浙西首部红色村歌主题实景剧《你好江山》和沉浸式村歌剧《大陈见面》先后在大陈村诞生,演员都以本村村民为主,一经推出便取得巨大成功。近3年来,两部剧合计演出95场,总计2万余人次观看,门票销售近450万元。

  傅慧清也是村里的群演之一。每次吃过晚饭,她便兴冲冲地赶往演出地,化妆、彩排,忙碌且充实。待演出结束,再伴随着游客的叫好声,心满意足地收工回家。更让傅慧清感到高兴的是,随着剧目上演,留在村里过夜的游客更多了,村里的民宿常常爆满。

  “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伴随着我们一年又一年,不管我们走得多么远,故乡永远在我们的心间……”在一首首昂扬向上的村歌中,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辽宁孙家村 “农田主播”带火全村经济

  王海涛和张爽是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太平街道孙家村的“90后”返乡创业青年。这两年,他俩一直在田间地头演绎着青春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一张桌子、一个支架、一部手机、一箱碱地柿子,就是王海涛和张爽这对年轻夫妻搭建的田间直播间。

  “别看我俩的直播间相对简易,但卖的产品全是咱盘锦的特产——大米、河蟹和碱地柿子。”张爽介绍。

  创业初期,王海涛和张爽只是通过“原始”的线下销售,“大米、河蟹和碱地柿子是我们村的特产,以前销售渠道比较单一,就是卖给经纪人就完事。”

  从2018年开始,他俩尝试拥抱互联网,开始借助新媒体平台,当起了“农田主播”,将自家和周边村民的大米、河蟹、碱地柿子带到“线上”,销往全国各地。

  如今,“盘锦蟹田小爽”已经小有名气,仅抖音平台的粉丝量就将近7万。张爽告诉记者:“刚开始的时候,也不知道该拍什么样的小视频,更不知道如何搞线上销售,但村里人鼓励我们,咱们这儿的河蟹、大米、碱地柿子品质好,线上销售这条路一定行。”

  去年,王海涛和张爽借助“盘锦蟹田小爽”账号,在应季的时候,每天线上销售碱地柿子100单左右,全年还销售河蟹5000余公斤。值得一提的是,在“盘锦蟹田小爽”的助力下,孙家村不少村民家的碱地柿子大棚年增收约2万元。

  现在正值盘锦碱地柿子集中上市时期,王海涛和张爽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一会要忙着到大棚里直播卖碱地柿子,一会又要忙着打包发货。“今年订单量比去年增加不少,平均每天约有200单。我俩也分析了一下原因,一是盘锦碱地柿子的知名度更大了,二是当主播的经验更足了。”张爽说。

  在不直播时,王海涛和张爽会来到田间地头、碱地柿子大棚,拍摄一些水稻、柿子生长的视频素材,顺便再跟村民聊聊稻子的长势、探讨如何科学管护碱地柿子秧苗等。

  经过这几年的不懈奋斗,王海涛和张爽不仅自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孙家村村民的日子也一年更比一年好。

  谈及自己新一年的愿望,张爽表示:“希望能扩大水稻和河蟹的种养规模,既能让更多的外地人品尝到盘锦的特产,也能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让我们的小日子越过越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