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奉永成
从浏阳市达浒镇出发,穿过一片平坦的田野后,大围山脉绵延起伏的群山便出现在眼前。山谷间,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机器轰鸣声中,满载着混凝土的重型卡车一辆辆进入工地,碾压车来回作业,工人们忙着浇筑坝体——这是正在建设中的湖南椒花水库枢纽工程施工现场。
2023年,湖南大力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全省多个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持续刷新“进度条”。
眼下,正是冬修水利的好时节。湖南椒花水库工程建设加班加点赶进度,争取让重大水利工程早日发挥效益,造福百姓。
既有“土办法”,也有AI新技术
1月3日上午,冬日阳光洒向山谷,温度慢慢上升。椒花水库枢纽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忙着将覆盖在坝体上的一床床“被子”掀开。
冬天,山区早晚温差大。为保证刚碾压的坝体和坝心温度保持一致,大家想出一个“土办法”,给大坝“盖被子”。
“被子”是一块块约3厘米厚的保温膜。“傍晚太阳下山前,要给坝体盖好‘被子’;上午温度升起来后,再掀开‘被子’。”湖南椒花水利枢纽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刘富刚说。
椒花水库枢纽工程坝体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刘富刚告诉记者,采取碾压混凝土比灌筑混凝土成本要低30%左右,施工速度快,但对技术要求非常高。
“碾压速度不能超过每小时9公里、混凝土要恒温在25摄氏度左右。”刘富刚说。为了保证坝体防渗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坝心和坝体温度一致。
如何对工程建设进行全方位监管?椒花水库工程专门开发了一套智慧监管平台,用上了AI等新技术。
在施工点3公里之外,椒花水库工程智慧平台监控室的大屏幕上,水库施工场景实时呈现,现场情况一目了然。智慧平台设置了“进度”“安全”“设备”“智能大坝”等多个功能板块。
“在‘智能大坝’板块上,可以看到碾压速度和混凝土温度等指标。一旦速度过快或者混凝土温度过高,系统就会报警。”湖南椒花水库工程智慧平台负责人孔秋洪向记者介绍。
加班加点赶进度,清水甘甜润心田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在椒花水库枢纽工程工地上,钢筋工刘让高和工友们放弃休息,加班加点赶进度。
“我们10多个人,在机械设备的辅助下,一天可以安装好这块5.4米高、300米长的舱面模板。”刘让高说。
当前,正是大坝工程建设最吃紧的时候。“与时间赛跑,争取早日完工。”湖南椒花水利枢纽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晏军武说。为加快推进工程进度,工程项目部动员参建单位打响攻坚战,制订“三班倒”工作制度。繁忙的工地上,每天仅坝体浇筑施工就有200多人。
1月3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大坝已浇筑至138米高程,坝体雏形初现,预计今年10月左右可完成大坝浇筑。引水工程已全部完工,供水工程正在加紧施工。
湖南椒花水库工程是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以城镇生活和工业供水、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和下游生态环境补水等综合利用。建成后,可为浏阳市、长沙县年均供水8620万立方米,有效解决浏阳河流域季节性缺水和枯水期水质污染问题,提高下游防洪能力。
“上游的水十分甘甜,我们期待水库赶紧建起来。”浏阳市达浒镇椒花新村村民何梦麒说。身为椒花水库移民搬迁户,何梦麒一家在2021年从水库工程上游搬到安置点椒花新村,住进漂亮的二层小洋房。如今,夫妻二人实现就近就业,新买了一辆小汽车,过上了小康生活。
据了解,2023年,我省7个在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6.27亿元。今年,我省继续提前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群众期盼的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构建湖南水网,夯实水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