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剖一只麻雀 解决一类问题
——张家界市永定区以“走找想促”破解莓茶发展难题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育才 

  通讯员 谭鹏波 赵锐

  张家界市永定区是全国最大的莓茶主产区,是“中国莓茶之乡”。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永定区持续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落实“四下基层”要求,区委主要领导聚焦张家界莓茶产业发展,深入一线开展“解剖麻雀”式大调研,梳理形成“小作坊生产加工方式仍然存在”“品牌知名度不高”“良种化有待提升”等问题,推动解决莓茶产业发展瓶颈,破解莓茶产业发展难题。

  罗塔坪乡是张家界莓茶原产地,也是张家界莓茶核心主产区,全乡莓茶种植面积达3万亩,共有莓茶企业10家、莓茶合作社49家、家庭农场34家。

  “家家户户种茶、制茶,多数是家庭式小作坊生产,产品安全意识淡薄。”永定区莓茶发展服务中心邓武成介绍,近年来,随着莓茶产业迅猛发展,家庭式小作坊加工生产的莓茶,不仅品质得不到保障,也扰乱了整个莓茶市场。

  为了改变家庭式作坊“小散乱”等问题,罗塔坪乡党委、乡政府取缔整治莓茶小作坊,狠抓莓茶清洁化、标准化加工建设,引导小作坊转型升级,向规范化、集约化发展,并协助配合市、区农业、市场监督执法人员,开展莓茶质量安全日常巡查监管。

  长寿村村民袁永发种植莓茶已经30多年,全家种植莓茶80多亩,年生产干茶2000公斤,之前一直以小作坊形式加工莓茶销售。今年,他投入4万多元对自家的小作坊进行提质升级改造,申请小作坊登记证书,办理家庭农场营业执照,走上了正规经营之路。“产品质量提升,形象也改变了,订单也多起来了,4万元投资很快就能收回。”袁永发说。

  “没有小作坊登记证书,产品进不了网络平台和超市销售。目前,罗塔坪乡已取得SC认证的莓茶企业有8家,取得莓茶小作坊证的有6家,还有一些无证小作坊正在进行自发改造。” 罗塔坪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欧凌凤说,“想打入更大的市场,做更大的生意,挣更多的钱,就得更规范发展。”

  永定区还对5家莓茶企业清洁加工生产线实施提质升级改造。在张家界农夫茶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萎凋、杀青、揉捻、析晶、烘干、包装等各生产加工环节井然有序。“通过标准化加工生产出来的莓茶,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销量比以前增长了50%以上。”公司负责人周召雄介绍,今年公司引进莓茶高效清洁化加工生产线,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SC认证,实现莓茶全智能化清洁加工生产,8月投产以来加工鲜叶4万公斤,实现产值200多万元,主要销往浙江、广东、新疆等地区,已带动当地800余名村民致富增收。

  针对“良种化有待提升”“品牌知名度不高”等问题,该区与湖南省茶科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对张家界莓茶种质进行资源保护、选育、改良技术攻关,建成1个省级张家界莓茶资源圃,选育出70余份黄酮含量较高、抗性较好的张家界莓茶种质。同时,通过举办张家界莓茶品牌高铁专列首发仪式、张家界莓茶文化节等活动,提高“张家界莓茶”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

  “一线解剖麻雀,精准把脉开方,推动莓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永定区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在“走找想促”活动中,区委主要领导深入查找涉及莓茶产业发展问题21个,解决问题17个,领导干部真下沉,现实问题真解决,调研结果真应用。目前,该区莓茶总面积达15万亩,综合产值25亿元以上。建成2个万亩莓茶乡镇、2个星级茶旅融合示范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建成5家张家界莓茶旗舰店,设立6家张家界莓茶市场运营中心。张家界莓茶已成为群众的致富叶、当地的特色支柱产业。

  “下一步,永定区将高标准高质量抓好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做深做实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通过‘解剖一只麻雀’带动‘解决一类问题’,持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永定区委书记朱法栋表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