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2月13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治理触角延伸到村组“最后一米”
——探访长沙县春华镇组级治理模式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宸

  通讯员 朱小芳

  “来塅港‘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家里开的民宿越来越热闹!”12月7日,长沙县春华镇春华山村塅港组村民祖建国告诉记者,组级治理开展后,环境变好了,旅游收入增加了,大家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村民小组是乡村治理体系中最基层的治理单元。如何聚焦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用“最小单元”激发发展效能?记者日前来到长沙县春华镇,感受当地探索组级治理带来的变化。

  “落后组”变“模范组”

  走进春华山村塅港组,捞刀河河水清澈、柏油路通畅整洁,一队小学生在研学营地里埋头挖红薯,开展劳动实践。

  春华山村党总支书记王再明感叹:“塅港现在是春华山村的‘名片’,以前却脏乱得很嘞!”

  时间回到2014年,王再明当选村党总支书记。上任后,他感到“压力山大”——全村有6400多名村民,而村支“两委”只有7名村干部,每天大小事务压下来,干部们忙得焦头烂额。

  怎么办?思前想后,王再明把目光放在了村民小组上:“春华山村有30个村民小组,把每个小组的村民都调动起来,该是多么庞大的力量。”

  在村里走上一圈,塅港组垃圾多、水体臭,矛盾不断,问题突出。村支“两委”下定决心,要把最脏最乱的组,改造成排名第一的模范组!2015年,塅港组成为首个开展组级治理的村民小组。

  在村支“两委”指导下,整治先从村居环境开始。“房前杂物要齐摆,屋后垃圾不乱甩。”组规民约之下,垃圾逐渐看不到了。村民们筹钱筹工,对水体进行清洁。环境改善了,村民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遇到组里的大事,村民们集中到议事厅,“一户一票”,实名投票协商。

  2018年,塅港组以农户入股的方式成立旅游开发公司,统一招商开发农耕文化展示体验等项目。高峰时期,每天都有1000多人来到塅港,体验农家风情。

  “落后组”变成“模范组”,组级治理的成效一出,春华山村其他村民小组也纷纷行动起来:度假村、草莓园、玫瑰园……各个村民小组特色产业不断发展,春华山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组内共治聚民心

  2020年,春华镇将春华山村的经验推广到全镇,推动基层治理的触角从村一级下沉至组一级,调动群众参与基层事务的积极性。

  打造组级阵地、召开组级会议、开展组级建设……村民们发现,组集体的发展建设,自己能说得上话;家门口的大事小事,自己的意见也受到尊重。村民小组,成为了联系大家的纽带。

  “春华镇现有4.9万人口、325个村民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特色。”春华镇社会事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邓冠岚介绍,组与组之间条件各有差异,各小组走出的发展之路也各不相同。

  金鼎山社区全新组地处206省道旁,交通便利,来往人员众多。全新组结合地理区位特点,将餐饮业打造成本组的核心产业。村民们筹资筹劳,建起农家乐,还探索“共享餐厅”模式。“现在,我们一年能有20多万元的利润。”组长范海航说。

  战胜组将后山抗战时期留存的壕坑进行改造,建成战壕文化展示中心,打造鼎盛屋场特色旅游区。石塘铺村太平组将废弃米仓改造成组级议事阵地,还开设“爱心”积分超市,组内志愿者可凭志愿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之外,邻里间纠纷少了、关系融洽了,也是村民们有目共睹的变化。金鼎山社区留芳组组长陈超说,组内上一次发生矛盾,还是在去年。

  如今的春华镇,环境整洁、道路通畅,村民小楼鳞次栉比,邻里关系温馨和睦,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