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我国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蕴含着新内涵、新特点、新要求。由于产业数字化是改造旧产业形态的根本手段,所以,依托数字经济新范式推动湖南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提高产业数字化水平。
刘茂松
21世纪的新型工业化,是以科技变革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以可持续发展为内在要求,新科技向各产业、各领域广泛渗透融合、促进产业发展的工业化。
近年来,湖南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22年,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2%,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2%,排全国第6位、中部第1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高于全国10.6个百分点;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2.6%。但湖南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等等。当前,应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我省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推动工业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内容和轨迹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一般来说,工业化是以劳动要素、资本要素为基本要素的工业生产替代以劳动要素、土地要素为基本要素的农业生产的蜕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从第一次产业(农业)为主发展到第二次产业为主,还是由第二次产业为主发展到第三次产业为主,都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正因为这样,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认为“从历史上看,工业化一直是发展的中心内容”。
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正是以工业化为基本内容的产业成长,带动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的梯次开发和成长,表现为工业产业因循“创新——发展——成熟——衰退”这样的产业生命周期。这个周期中创新是主动力,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着工业产业形态不断演化,比如机械、冶金、电气、化学、电子、信息工业再到智能工业等等,每一次科学技术进步形成的新型工业都是对旧工业的扬弃和改造。再者,从区域经济角度来看,工业产业的生命周期也是其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的逐步转移和扩散。近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摆脱贫困和落后,成功实现了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赶超,也是通过工业化实现的。因此,工业化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更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腾飞、实现赶超发展的关键。
我国新型工业化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也不同于以往传统工业化道路,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蕴含着新内涵、新特点、新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型工业化这一概念在党和政府的文件中多次出现。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新型工业化概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
我国的工业化是与全球信息化同步的,跨越了传统机械化阶段,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新的生产技术为主导,以发展动力创新化、产业结构高端化、区域布局集群化、产业组织结构协同化为主要路径模式,以产业安全自主可控、产业基础能力高级化、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为重要目标任务,以产品质量高端化、生产过程集约化、生产效益最大化为发展成效的核心表现,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新发展格局的工业化。这种工业化以标准化、专业化、统一化的方式扩张发展,向多元化、分散化、灵活化、组合化生产转变,从而以新式分散化的横向结构功能扩张代替了旧式的纵向整体性结构功能组合,形成可持续扩张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以生产组织灵活组合方式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全产业链式发展。
依托数字经济新范式,推动湖南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是通过“5G+图像识别”和“语言识别-处理-重组”,形成以数据为通用性资产的感知网络进行数据驱动式营运,推动产业分工和技术开发从单一专业化向多样化发展的数据生产力经济活动,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其中数字产业化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对应国民经济行业中的26大类、68中类、126小类;产业数字化则是运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实现实体产业智能化,涵盖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数字金融、数字商贸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对应国民经济行业中的91大类、431中类、1256小类。
近年来,我省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为1.5万亿元,是全国13个数字经济规模超万亿元的省市之一,但总量规模偏小,占GDP的比重为30.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1.5%)。从结构上看,数字产业化的占比高于全国18.3%的平均水平,特别是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增长20%,这是我省的优势;但产业数字化占比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我省数字经济发展的短板。主要问题在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外向依赖度较高、数字经济重大产业项目偏少、产业数字高端复合型人才短缺、园区数字化程度较低且数字化龙头企业缺乏、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有待扩大等等。由于产业数字化是改造旧产业形态的根本手段,所以,依托数字经济新范式推动湖南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提高产业数字化水平。
强化数字技术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国家大科学装置和关键核心技术,比如种业、大飞机地面动力学、同步辐射光源、超精密加工、高端数控机床以及柔性显示、量子点、超高清新型显示技术,发展面向通用芯片、专用芯片等领域的高端定制设计、研发、生产服务能力。同时,应围绕先进制造业重点创新电控系统、高精度定位与姿态控制、多设备协同控制、工业传感器、系统软件和高可靠嵌入式控制系统等方面技术。
开发高新技术新兴产业。促进长沙国家超算中心升级,在算力、算法、算据三要素领域全面布局,建设国际领先的先进计算产业聚集区;高标准建设国家北斗专业特色示范园区,拓展北斗技术应用场景,全力打造“北斗+”千亿产业集群;抓紧发展智能化新能源及储能产业,实现保能降碳目标。重点发展热值高且无污染的氢能,建议以甲醇制氢技术路径为主发展氢能产业,依托电控、电机、电堆“三电”技术开发氢能装备制造业、重卡重载氢能源技术及氢燃料电池汽车,打造全氢能产业链。
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现有“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和5G基站作用,聚焦装备制造业等重点工业行业,推进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构建企业信息流实时动态感知决策优化平台体系,打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和服务化延伸的工业互联网模式。建立湖南制造业“上云上平台”专业技术联盟,开展“低成本、低门槛、快部署”的平台、服务商、专家、人才、金融等数字化公共服务,推动中小微企业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
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对机械、汽车、钢铁、有色、食品、家电、服装、建材和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建设制造业集群智慧园区。打造世界先进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链:盘活有色矿产资源,主打金锑钨材料及制品产业链;突破数字化薄矿脉采矿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将矿山所有空间和有用属性数据实现数字化存储、传输、表述和深加工,创建有色金属智慧冶炼体系。打造特色化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食品工业产业链,对全省食品工业园区和县市农产品加工园区进行数字化改造,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优化生产、仓储、销售和服务全阶段,组建食品工业“航空母舰”,促进乡村振兴。
创建一网通智慧营商环境。严格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聚焦创新、融资、用工、用地、降成本、走出去、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市场退出和诉求表达等方面,建立公平统一的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创建智慧化营商环境,综合采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慧化技术,实现政府部门各领域数据线上“全归集、全打通、全共享”,实现企业“一次也不用跑”的一网通办,激活和增加新型工业化的市场经营主体。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