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荣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消息:自2024年开始,我国将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找出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短板,推动系统治理“城市病”,完善配套设施,改善生活环境,消除安全隐患。
城市不仅有“五脏六腑”,也有“血液循环”。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城市病”。所以,同人需要定期体检一样,城市也要定期体检,除患排险。把体检的“探头”伸向城市各个角落,查找交通是否拥堵、学位配置是否均衡、养老设施是否充足、菜市场分布是否便利……要从这一项项具体的指标中发现城市可能存在的“亚健康”问题及潜伏的“病灶”,有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
城市体检,需要从问题入手,聘请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城市建设方面的专业工作者,担任城市体检的“专科”医生,进行专业的“听诊问诊”。同时,更需要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和热心市民,由他们来做“市民医生”,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听诊问诊”,以达到精准定位问题的目的。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主体,对城市的脉搏跳动最熟悉,对城市的感情最真挚。组建“市民医生”队伍,聘请“市民医生”参与工作,不仅是坚持“人民至上”和“实事求是”的体现,更能推动城市体检工作向街道和社区走深走实,助力城市品质在健康发展轨道上持续提升。
通过请“市民医生”问诊把脉,可以紧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围绕居民身边的烦心事、期盼事,得出一份切合实际、指标具体、溢满民心民声的“体检报告”。对照这份报告,相关部门更精确地找差距、补短板、堵漏洞,“治已病、防未病”。这样,“体检结果”就真正成为了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制定城建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就能够真正达到优化城市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进民生福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