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制造名城绿意浓
——株洲市全力发展绿色产业保护长株潭绿心纪实

    石峰区白马村硕果盈枝“柚”飘香。

    绿绿葱葱的九郎山。

    本文图片由株洲市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事务中心提供

  张建平 吴刘义忠 漆小丽 张 咪

  名城崛起,一“绿”弦歌 。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要继续抓下去,抓出更大成效。”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为湖南擎画了“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并作出了“长株潭一体化要连续抓下去,抓出更大成效”的重要指示。

  今年11月16日,省委书记沈晓明赴长株潭生态绿心专题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好推动绿心高水平保护,促进绿心地区高质量发展。

  目标锚定,再攀高峰。

  近年来,株洲市委、市政府牢记嘱托,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工作思路,主动作为,勇当长株潭绿心保护主力军、排头兵,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以产业绿色化续写绿心保护新篇。

  敢为人先,腾笼换鸟绿意浓

  神农福地,绿意正浓。

  初冬的九郎山苍翠欲滴,游人如织。

  九郎山位处株洲大城北,是长株潭三市城区第一高峰,株洲市城区唯一的省级森林公园,也是株洲绿心保护的主阵地。

  “真的没想到,就在家门口,有红有绿还有亲子乐园。我要在朋友圈多多转发推荐。”站在九郎山主峰眺望,来自长沙的游客匡女士对九郎山五光十色的独特风光很是惊奇。

  近年来,株洲坚持以生态保护为核心,腾笼换鸟,严格落实绿心地区建设项目准入程序,绿心地区所有高污染高能耗工业项目全部关停退出。

  天元区群丰镇竹溪片石场退出转型产业发展项目,150亩果园种植了2000株板栗。新修了灌溉水池、水渠和自动灌溉系统,目前板栗树长势喜人。

  荷塘区樟霞村利用工业项目将废弃的企业遗址转型为湿地公园,建设生态水塘30亩、植物迷宫8000平方米、生态道路2500米、绿化种植50亩等生态景观及旅游民宿,樟霞湿地公园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

  株洲绿心保护,火爆出圈。

  要当绿心保护优等生、排头兵,既要有颜值还得靠敢为人先。

  株洲率先在县区级层面设立绿心保护事务中心,由中心代管绿心片区行政村(社区)。

  率先设立市级绿心保护专项资金,从2019年起在中央和省级基础上开始市级公益林配套补偿,2023年达到108元/亩。

  按照三年造林、五年复绿、十年成林的总体规划,株洲在九郎山投入资金7000万元,先后完成3期造林1.2万亩。

  同时,投资1000余万元,按零成本生物处理技术,铺设污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站,有效处理生活污水。

  投入资金700万元,实施矿坑修复和山体护壁生态修复工程,使满目疮痍的乱石坑变成了绿意盎然的新景点。

  率先建成生态绿道约14公里,成为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搭建森林防火智能监控系统,成立森林防火指挥中心,提质改造30公里防火隔离带及巡林专用道,建设5个森林防火值守点,安装远程摄像头和铁塔哨兵系统,实现九郎山片区和云龙片区24小时全方位火情实时监控,守护好绿心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创新网格化管护模式,推行一套工作机构、一个指挥平台、一支执法队伍“三个一”工作机制,建立林长、河长、田长“三长”合一模式,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派单处置,确保绿心安澜。

  创新网格化管护模式,将绿心地区划分成62个网格,每一网格配备1名护林网格员,实行河林田管理,森林防火,环境卫生,殡葬改革,控违治违“五员合一”管护机制,区、镇街、村、组四级层层落实护林防火责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护体系。设置安装绿心保护标志307个,形成了立体式、全覆盖的防护网络。

  株洲绿心保护,创新升级,旧貌换新颜。

  “一村一品”,集体主导产业旺

  品牌兴,产业兴。

  发展绿色品牌农业,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

  株洲绿心保护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润物无声。

  “今年茶籽多颗粒大,我再也不用去外面打工挣钱了。”10月20日,刚从山上把油茶籽运到家的周树根,望着一袋袋刚采摘的油茶籽笑得合不拢嘴。

  周树根家住在荷塘区樟霞村上冲组,以前长期外出务工。自从他所在的村被划入绿心保护区后,周树根响应政府号召,种起了30亩油茶,养了20多头黄牛。一年毛收入达到了20多万元。

  为打造好当地古树油茶这一金字招牌,周树根和当地村民一起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

  合作社将农户种植的油茶统一收购,再由茶油坊加工包装销售,从而提高品牌附加值,增加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真正把油茶果变成村民致富的“金果果”,带动了周边村民持续就业增收,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樟霞村党总支书记黄四平信心满满地算了一笔经济账,“全村有万亩古树油茶,茶油产量约3万公斤,樟霞古树茶油坊产出5000多公斤,按照每公斤160元,预计产值80万元,除去成本,预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

  如今的周树根住上了二层小洋楼,开着农用运输车拖货,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打工再也不用去远方。

  近年来,株洲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强力推动“一村一品”建设,绿心地区品牌农业建设如火如荼。

  培育了“沙坡里”“鸡嘴山葡萄”“福娭毑”“九郎福柚”等个体品牌,云田花卉苗木、九郎山福柚、樟霞-柏岭茶油、鸡嘴山瓜果等区域特色品牌雏形初现。

  云田片区绿心区种植花卉苗木约1.8万亩,年产值约3.6亿元。九郎山片区福柚种植面积达500亩,年产值约450万元。樟霞-柏岭片区有油茶林3.2万亩,年产值约2500万元。

  与此同时,以“合作社+”运作模式也在各村镇轰轰烈烈地展开,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强大引擎。

  在“合作社+”运作模式指引下,石峰区郭家塘村通过集体引导流转散户土地200亩,建成石峰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引入第三方公司市场化运作,合作社、公司分别占股20%、80%,为集体增收近10万。

  “合作社+”运作模式在株洲结出了硕果。截至目前,株洲绿心地区共联合小农户302家,种植大户7家,户年平均增收达2万元以上,流转土地0.3万亩,盘活闲置房屋5.3万平方米,解决劳动力就业0.32万人,极大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了村集体与农户的均衡发展。

  株洲绿色品牌农业,大步向前。

  特色经济,因地制宜百姓乐

  一子落而满盘活。

  在绿心保护地区,随着“一村一品”项目不断推进,催生创意农业、庭院经济、田园艺术、研学教育基地等产业项目蓬勃发展,株洲乡村旅游秀出了天际线。

  “我想偷偷望呀望一望他,假装欣赏欣赏一瓶花……”10月25日,石峰区井龙街道茅太新村知青小院内,宾客们欢唱着这首传唱了60多年的歌曲《心恋》。

  在蔚蓝天空下,青山绿水之间,一座小院留下了知青们的难忘记忆。知青小院美丽的环境,可口的饭菜正是株洲发展庭院经济,助力乡村旅游的生动注脚。

  知青小院原本是上世纪70年代,知青们集中居住的宿舍,知青返城后,房子也就废弃破落了。2018年开始,石峰区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设美丽乡村。

  在外创业多年的“80后”姑娘李露回娘家探亲,看到村里的蝶变,就与村干部进行沟通,以合作的形式整修“知青小院”,办起了农家乐。

  “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来的游客很多,特别是节假日,小院都接待不过来。”李露诉说着幸福的烦恼。

  茅太村临近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以前本地人都跑到跳马镇去玩,现在,这里留住了本地人,也吸引了长沙市的游客前来观光消费。

  在知青小院的带动下,催生了茅太新村的第三产业。沿着村里的柏油路行驶,农家菜、土鸡店等一个个农家乐比邻而居,应接不暇。

  以一产带动多产,形成产业聚集,茅太新村又发展了采摘、研学、餐饮、垂钓、亲子产业。

  绿水环绕,青山如黛。如今的茅太新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庭院经济强村。

  株洲乡村旅游美了乡村富了村民,老百姓乐开了花。

  近年来,株洲积极发展以特色农家乐为主的特色经济。因地制宜,在融合“山、水、林、田、村、景区、民俗、文化”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要素载体方面做文章。

  探索“农业+文化”“农业+工业”“农业+旅游”“农业+乡村”等多元发展的都市休闲农业。

  培育乡村特色,重点打造一批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养生等特色乡村体验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知青小院”“槐庭食府”等近郊亲子游为网红特色的“庭院经济”,以“绿心之峰”“农民公园”自然风光引人流、聚人气,带动新增农家乐50余家。

  知青小院、春熙小院、花庭忆、石峰小院等农家乐成为网红打卡地,知青小院为村集体一年分红达60万元。“槐庭食府”带动村民就业22人,一年增加村民工资性收入约80万元。

  “这里在长株潭的地理位置最高,全省绿心保护最好。有山有水,有产有绿有文化。下一步,株洲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着力提升绿心地区居民生活品质,让生态保护者得到更多实惠,把绿心这张名片擦得更亮,为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提供坚实的生态屏障。”株洲市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事务中心主任刘秀云的表态铿锵有力。

  保护绿心,从株洲出发,为湖南探路,作全国示范。

  制造名城,未来已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