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理论周刊·新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无形之力”塑造乡村“风骨”

  肖建新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个字勾勒出未来乡村美丽图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相比文化振兴,“产业”“生态”“人才”“组织”四个方面的发展振兴,大抵是显而易见、看得见摸得着的,某种程度上说是有形的;文化振兴,更多则是无形的,概指意识形态、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内容。

  “风俗,天下之大事也”。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重要标志。尽管文化的概念十分宽泛,却能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切身感受到它的力量。乡村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如家庭观念、邻里友善等。这些美德不仅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乡村文化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精神动力,有助于明确农村地区的价值导向、实践导向和目标导向,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同时增加人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

  文化振兴是“慢工”,也是“细活”,更需要定力和合力。提升人的素养,振兴乡村文化是一项长期工程,需驰而不息地绵绵用力,也需要广泛借力、多方发力,用心呵护、培育这颗“文化种子”。笔者参与安化县龙塘镇茶乡花海社区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后,以文化为切入点,不断推进茶乡花海社区的文化振兴实践。以茶乡花海社区为例,剖析文化振兴的路径,致力以“无形之力”为广大乡村塑造各具特色的“风骨”,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立足特色资源,充分利用放大。每个乡村都有独特之处,人文、历史、环境、习俗、技艺等,应找准自己的优势资源和定位,大力挖掘放大。同时,注重差异化发展,不求多点开花,但求一花盛放,精准发力一个点,不断培育发展壮大,塑造出自己独有的“文化范”。借助良好的植被、生态优势和梅山文化等特色资源,龙塘镇打造了远近闻名的国家4A级茶乡花海景区,并且以以工代赈方式解决附近约800人的就业问题。与之毗邻的梅山主题赛车公园和星空民宿,则以赛事为纽带带来充沛的人流,与之形成良好的配套,充分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不断挖掘资源、提炼特色,高质量讲好文化故事,再借助丰富的媒介力量,对外广泛宣传推广,便能让好声音、好故事传播得更广更远。

  对接优质资源,赋能乡村文化发展。立足自身资源条件,积极对外联系引进优质资源,巧妙借力,做好做优结合文章。文化振兴要汇聚全社会各方力量,就不能闭门造车,应该多走出去,多看多学,去与自身发展路径相似且发展得好的地方,学优借先,并融合在自身文化内容里,从而升华自己的文化,让其更有内涵更有魅力。益阳赫山区兰溪镇的洞庭画院得以创办,正是因为市县联动,引进了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溅球回乡。现在,画院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把兰溪变成了当地文化艺术高地,撬动发展新势能。由此,文化振兴还应将优质资源与自身发展做好嫁接,为乡村文化振兴带来更强大的牵动作用。

  顺应时代潮流,丰富乡村文化生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乡村文化生活的期待更高。应紧扣人民所需,顺势而为,为他们的文化生活创造有利条件。近期,热度不断攀升的“村BA”“村超”等文体赛事便是最生动的写照。文化生活的前提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应把相关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同时,遵循当地民俗特点,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主题文化活动,为群众带来丰盛的文化大餐。将文化活动场所及活动变成培育乡风文明、凝心聚力的有效载体,为群众生活增添更丰富的文化底色。

  (作者系湖南出版集团驻安化县龙塘镇茶乡花海社区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