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俊 陈 佳
牛顿22岁时创立微积分,爱因斯坦26岁时提出狭义相对论,玻尔27岁时提出量子论,李政道29岁时与33岁的杨振宁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长征五号”科研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3岁……
青年时期是科研生涯中最具活力、最富有创新力的黄金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湖南省科技厅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会同省委组织部,大力实施湖湘青年科技人才计划。
自2013年计划实施以来,我省共支持青年科技人才1012名,从中产生国家杰青等“四大”人才22名、国家优青等“四青”人才102名、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2名、省企业创新创业团队负责人14名。
“千里马”竞相奔腾于湖湘大地,成为打造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有生力量、中坚力量、关键力量。
一张蓝图绘到底——
年支持人数增长10余倍
2013年,一纸《湖湘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方案》的出炉,拨动起青年科技人才的心弦。该《方案》首次提出,要遴选出一批青年科技拔尖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与支持。
最终,经过层层选拔,22位年轻人入围。这批当年“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人才中,如今成长起一批行业干将。姜潮获评国家杰青,担任湖南大学党委常委、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程永亮获评国家创新领军人才,成为中国盾构机事业的拓荒者;唐石扎根吉首大学,对武陵山区天然植物的相关研究屡获突破……
《方案》诞生伊始,湖南便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气魄往实处干。在此过程中,为整合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资源,2015年,青年人才计划被纳入省委组织部科技创新类湖湘青年英才。
2022年,为进一步形成培引并重、梯次合理的支持体系,省科技厅印发《“三尖”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案(2022-2025)》,科技创新类湖湘青年英才与“三尖”创新人才工程中的“荷尖”人才计划融合,每年发掘培育300名左右“荷尖”人才。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李志坚介绍,我省坚持把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摆在突出位置,着力为广大青年人才提供人生出彩的广阔舞台。“目前,‘荷尖’人才计划已与省杰青、省优青等计划共同构筑我省青年科技人才支持体系。”
省科技厅提供的数据显示,10年来,湖湘青年科技人才计划支持人数从2013年的22人增长到2023年的270人,增长了12倍。支持经费从2013年的198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9840万元,增长了49倍,累计支持经费超过4亿元。
一心一意出成果——
支持期内累计发表高质量论文70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500余项
“为支持我省重点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我省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增加推荐名额。”今年发布的省“三尖”创新人才工程项目申报通知中,明确在先进制造业集群等领域向“荷尖”人才进行倾斜。
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曾立新介绍,我省青年科技人才项目始终以“四个面向”为导向,对标“三个高地”建设要求,人才资源优势与我省重点优势产业的发展优势呈现出一致性。
以科技创新类湖湘青年英才为例,先进制造业及相关领域占比22.37%,为我省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人才支撑;生物医药领域占比18.33%,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产业应用及经济主战场等多个领域,不负众望,取得了一系列代表“中国产量”“中国速度”“中国深度”“中国强度”的标志性创新成果——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湖湘青年科技人才在支持期内累计发表高质量论文70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500余项,实现一系列从0到1的成果。
其中,2014年湖湘青年科技人才、2020年国家杰青、中南大学教授吕奔深入研究脓毒症发病机制,挑战并颠覆国际学术界主流观点,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连续发表。
面向国家和我省重大需求,2018年湖湘青年英才、2021年国家优青、湖南大学教授张吉良,在集成电路安全领域取得诸多创新性成果,入围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面向经济主战场,2013年湖湘青年科技人才、湘潭大学教授刘金刚成功研制高可靠性离合器、宽温域电液控制单元,化解了特种车辆大功率自动变速器的断供风险,直接销售收入达15亿元,带动整车销售超过102亿元;2023年湖湘青年英才、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王超,开发速溶茶产品4款,累计销售额超3亿元。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诊疗技术、疾病防治、高端医疗装备和器械等领域加大科技攻关和成果应用力度。其中,2019年湖湘青年英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特聘教授曾超,研究成果32次被写入美国风湿病学会等权威组织指南和共识,引起业界轰动。
一把尺子立新标——
让用人单位掌握人才评价自主权
“破除唯论文、职称等倾向之前,企业科研人员申报科技人才项目比较困难。”34岁的杨本涛是中冶长天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21年入选湖湘青年英才。
在杨本涛看来,他的入选离不开一个评价文件的出台。不然,“即便达到了评选标准,要和高校教师同台比拼成果量,企业科研人员也明显不占优势。”
2019年,我省出台全国省级层面首个专门为科技人才评价的文件——《关于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评价办法的实施办法》。据此,省级科技人才项目的评审,不再设有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等“必要条件”。
新办法实施后,更关注科研人员代表性成果,关注研究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营造了让科技人才潜心研究、鼓励创新的氛围。
人才怎样用好,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当务之急是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真授权、充分授权。
为调动企业人才引进、培育、使用的积极性,让高学历人才更好地在企业成长成才,2022年,《“三尖”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案(2022-2025)》提出建立“绿色通道”,我省重大创新项目、重点创新平台及重点产业代表性企业可根据需要,单列给予1到2名“拔尖”或“荷尖”人才项目名额。
威胜集团研发事业部总工程师汪攀博士,由集团推荐后,没再经过层层遴选,直接被评为了湖湘青年英才。近两年,我省免于评审、直接遴选4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277项,用人单位真正掌握了人才评价自主权。
今年,省科技厅继续加快“立新标”的步伐,首次实行专家荐才,激励院士专家甘当人梯,积极推荐青年科技人才,共有38名湖湘青年英才免于评审、通过院士专家直接推荐产生,占本年度立项总数的14%。
一池春水泛涟漪——
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得多方位服务
“湖湘青年英才是我科研路上获得的‘第一桶金’,在我的成长之路上产生了特别大的影响。”2016年湖湘青年英才杨鑫,现在已是湖南大学教授、功率半导体与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杨鑫回忆,7年前,29岁的他可以申请的项目屈指可数,申报的难度也很大,是湖湘青年英才给他开了一扇窗。
他记得,当时获得了30万元的资助,“这对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是一笔作用很大的培育经费。”杨鑫用这笔资助购置了设备耗材,搭建了小实验平台,取得了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再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时已有了厚实的基础。
目前,科技创新类湖湘青年英才的资助经费上涨到40万元,青年科技工作者也将获得带培指导、特训集训、生活补助、医疗保健等多方位服务。
今年初,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三尖”创新人才带培指导导师聘任仪式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教授成为湖湘青年英才、湘雅二医院血液内科特聘教授盛岳博士的导师,盛岳表示,要在陈国强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做人、做事、做学问,成为更有利于国家、社会、人民的人才。
完善厅领导联系人才、导师带培制度,目前,湖湘青年科技人才计划已为203名青年科技人才联系带培导师。
今年,省科学技术厅继续服务“加码”。举办“智汇潇湘·蓝沙龙”,搭建电力、算力、动力等“三力”青年科技人才思想交流、互促合作的平台;举办湖南省青年科技人才特训营,组织两批超60名青年科技人才,深入科技创新的先行示范区深圳,走进实验室,走近产业一线,与大咖对话,同深圳青年科技人才畅聊。
10月,湖南又出台18条举措,为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其中,针对职业早期青年人才薪酬偏低、生活压力大等问题,明确青年科技人才项目经费20%对个人生活进行补助,将符合条件的省级以上青年科技人才纳入省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范围,推动解决符合条件的省级以上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在长沙购房、就医、子女入学、交通出行优待等一揽子问题。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站在新起点,湖湘青年科技人才计划用心用情激活人才的“一池春水”,将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让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让更多的“千里马”在波澜壮阔的时代竞相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