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1月09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山如黛 ——看花垣县如何以“十八洞村”为蓝本创新“两山”转化实践

    生态优美的花垣县紫霞湖。 (资料照片) 石林荣 摄

  编者按

  日前,生态环境部为湖南两地授予了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牌匾。一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一为长沙市雨花区圭塘河流域。

  从满目疮痍的“东方锰都”到风景如画的美丽花园,从污水横流的“龙须沟”到碧波荡漾的生态带,两地既收获了“绿色颜值”,又提升了“金色价值”,折射出湖南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护一江碧水的喜人成就。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颐佳

  通讯员 黄馨怡 麻海峰

  花垣县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延绵的群山中蕴藏着锰、铅、锌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湘渝黔“锰三角”的核心地带,素有“东方锰都”之称。上世纪70年代以来,该县粗犷式开发矿产资源,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近年来,花垣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十八洞村”为蓝本,因地制宜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和美乡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该县完成矿山覆土复绿1.3万余亩,1195个矿硐完成永久性封堵,大山重披绿色盛装,苍翠青山美如画。

  壮士断腕,1195个矿硐永久封堵

  十八洞片区地处湘西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地形以山林、峡谷、溶洞为主,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游人步入这云雾中的“最美苗寨”,无不赞叹其青山如黛。

  不为人知的是,这座“绿色花园”,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曾尘土飞扬、满目疮痍。

  “以前,村里到处是矿硐,房顶、门窗常年覆盖着灰土,连天色都总是灰蒙蒙的。”80多岁的猫儿乡洞里村村民石老高感慨万千。

  附近3.88平方公里,就有100多个矿硐。石老高说,土地坑坑洼洼,放炮开矿地动山摇,废渣废水肆意排放,连水源都污染了。

  痛定思痛,花垣县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开展环境整治。洞里村100多座矿硐全部关闭,500多亩的矿坪全部覆土,栽种桑树、桂花、夹竹桃等苗木修复生态,目前,洞里村林地面积约5200亩,森林覆盖率达86%。

  山青,自然水碧。

  沈从文先生的名著《边城》中描述的那条河叫清水江,曾因矿山无序开采、环境污染等问题,被当地人戏称为“酱油河”。

  花垣县副县长龙光平说,这些年该县联合贵州松桃县、重庆秀山县共治共护共管,终得鱼儿畅游、碧波再现,一举摘得“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花垣县全力推进矿业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共完成矿山覆土复绿1.3万余亩,完成19个涉矿村环境综合整治,1195个矿硐完成永久性封堵。

  2021年,该县国省控断面水质改善指数居全省第一位。2022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及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一位。今年6月,花垣成功摘掉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重点县的“帽子”。人民群众对矿业环境治理总体满意率达97.6%。

  矿业转型,3.4万亩桑林致富百姓

  青山复绿,资源富集。

  十八洞村靠山吃山,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

  千亩猕猴桃基地、300亩油茶林、十八洞山泉水厂、苗绣产业基地、3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1至10月,十八洞景区旅游人次达75万多,同比增长230%以上;实现旅游收入1699.22万元。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500万元。

  在猫儿乡洞里村,4栋蚕房格外打眼。村党支部书记石小兰说,生态修复后,村里根据土壤、气候等环境,大力发展蚕桑、油茶和小米椒等特色养殖种植,成立蚕桑专业合作社,建成蚕房1600平方米。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

  走进花垣镇紫霞村,紫霞湖水波光粼粼,宛如仙境。

  借助生态优势,村民既培育吊瓜、黄桃、翠玉梨、罗汉果等特色产业,又利用紫霞湖的秀美风光,推动农旅融合,引得游客纷至沓来。2022年,紫霞村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

  近年来,花垣县加快推进矿业绿色转型,发展特色农业特色产业。全县蚕桑农业经营主体达92家,种桑3.4万亩,其中涉矿乡镇种植1.8万亩,惠及2840户农户12963人,种植规模位居全省首位。

  向生态要效益,年处理30万吨锰渣增量综合利用项目、年处理240万吨尾渣生产线、利用废旧矿坪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十八洞紫霞湖美乡村振兴综合开发项目……这些项目在花垣县陆续上马,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家乡越来越美,收入越来越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花垣深入人心。

  立足当地特色,十八洞村精心编制《十八洞村村庄规划》,实施水、电、路、网、环境治理和改厨、改厕、改浴、改圈、危房改造工程,开展微景观、微菜园、微庭院、微树林、微墙绘和最美农家创建行动。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十八洞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以前用的‘炸弹厕所’,蚊虫滋生臭气熏天,上厕所要点蚊香;现在非但没有异味,洗澡洗衣服也更方便了!”石栏镇朋岩村村民龙高山说。

  通过“村村响”、微信群、上门走访等方式,花垣县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号召人人爱、人人治,人人享。

  龙高山说,建设美丽乡村,村民不仅积极支持改厕、拆除私搭乱建,还主动将各家庭院清扫得一尘不染,房前屋后种植花卉。村里曾经垃圾乱扔乱倒的现象不见了,村民互相比较,看谁家最漂亮,争相竞选“最美农家”。

  花垣镇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农户怎么干”大讨论活动,开展“净家亮院”活动3500余场次,动员群众开展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建设,引导群众开展文明卫生大评比。道路、庭院清爽整洁,广场花团锦簇,多年烂尾、环境堪忧的问题工地也变身临时便民停车场。

  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中,花垣县形成了“支部带动、党员冲锋、群众参与”的治理模式,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内生动力,全民争当美丽家园的建设者和维护者。2022年,花垣县荣获“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县”荣誉称号。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盎然绿意在苗寨铺展蔓延。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