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湘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1月0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被困住的文艺片如何破局

    电影《河边的错误》海报。

  周浩宇 胡雪怡 李卓然

  近日,文艺片《河边的错误》在中国电影市场掀起波澜。

  该片由魏书钧执导,朱一龙、曾美惠孜、康春来主演,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电影讲述了在一座被河溪环绕的小城中连续发生诡异凶杀案,朱一龙饰演的刑警队长马哲在调查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接一个诡异荒诞的故事,最终陷入偏执、精神恍惚……真相好像就在眼前,却怎么也无法靠近。该片仅预售与点映票房就突破了两千万,上映三天后票房过亿。

  《河边的错误》不是一部“观众友好型”电影,甚至对于观众的观影能力、鉴赏能力有一定要求。许多观众在走出电影院后直呼“看不懂”,但同时,也不断有观众愿意走进电影院,一探究竟。截至10月29日,该片已经突破2亿票房,打破了此前《燃冬》《不虚此行》等文艺片不叫座的“诅咒”。

  《河边的错误》做对了什么?它的成功对于困在原地的文艺类电影又有什么启示?

  被困住的文艺片

  在电影种类划分的文氏图上,纯粹的商业电影与纯粹的艺术电影泾渭分明,而两者的相交地带,即是文艺片的栖身之所。文艺片创作者不仅要有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思维,还要有商人敏锐深刻的洞察力,既能够在庞杂的电影语系中找到最能够表达自己艺术追求的一种,还要能获得观众的喜爱,这不是一件易事。

  中国的文艺片市场曾经有过一段“黄金时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五代导演创作井喷,诞生了《霸王别姬》《红高粱》《菊豆》等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影片。进入新世纪,第六代导演的国内票房成绩开始下滑,但却受到了国际电影市场的青睐。

  近十年来,随着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转型或退出,中国文艺电影似乎进入了“停滞期”,每年诞生的优质文艺电影屈指可数,更遑论“票房表现”。陈哲艺导演的《燃冬》豆瓣评分5.7,最终票房2607万;刘伽茵导演的《不虚此行》豆瓣评分7.2,收获票房2700余万;魏书钧导演的《永安镇故事集》豆瓣评分7.3,票房最后定格在了302.9万……

  从影片类型和制作方式来看,文艺片导演们使出了浑身解数,希望将观众们“哄”回影院。题材五花八门,为了出新意却出了“糗”,演员阵容“大咖云集”也不被观众买账,文艺片好像真的被“困”在了原地,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退步了。

  《河边的错误》的票房成功,是否给阴霾中的中国文艺片带来了一丝希望?

  “最好的文艺片是商业片”

  如果要用一个词简单概括文艺片与商业片的区别,“作者性”应该是一个比较合适的答案。而“作者性”并不是文艺片的专属名词,我们也能在部分商业片里面看到创作者的巧思。因此,用“面对市场的作者性”与“面对自我的作者性”来区分,或许更为准确。从这点出发,我们便能为中国文艺电影找到“破局”的思路。

  放眼全球,不乏许多知名国际导演都有非常鲜明的个人标签与作者特征。无论是希区柯克的个人情结、斯皮尔伯格的儿童视角、大卫芬奇的黑色电影风格还是昆汀·塔伦蒂诺的暴力美学,他们的作者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们很好地汲取了类型电影的营养,形成了自己的美学风格,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自己成为了一种类型元素。这无疑为“电影作家”们指出了一条明路:最好的文艺片是商业片。

  而在中国,很多国产文艺片导演为了突出作者性,自绝于类型化,把自我表达放在创作的首位,围起“艺术”的栅栏,往往会产生无病呻吟的观感,有时还将自身票房或口碑的失败归咎于鱼龙混杂的市场和严厉苛刻的审查,导致文艺片越来越“寂静无声”。

  《河边的错误》的类型特征非常明显:黑色电影外衣下,集合了侦探、警匪、惊悚的元素。对比前作,我们能从中看到魏书钧在创作上的探索与突破。在魏书钧与康春雷的二次创作下,电影的类型元素比原著小说更丰富,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有可读性与戏剧性。

  影片弱化了原著中对于幺四婆婆、疯子、许亮等许多重要人物的刻画,将更多的笔墨放在了刑警马哲的身上。这点是高明的。电影改编小说容易掉入“陷阱”,余华表示,“没想到他们从这个陷阱爬出来了。”

  区别于传统的侦探类型电影,影片的起承转合不是聚焦于案件的办案过程,而是主角马哲的心理与精神状态,案件结局反倒成了次要,让影片无论是从艺术层面还是思想层面都更加耐人寻味。类似的处理手法,我们也可以在美国影片《七宗罪》中看到。同时,心理蒙太奇、杂耍蒙太奇等手法的运用,更是让观众直面主角的精神世界。此时,人物的象征性和写实性逐渐统一,荒诞与现实融为一体,影片的感染力与艺术表现力也更上一个层次。

  被人看到才叫好电影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电影营销也转向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多重渠道推广。从最初亮相戛纳红毯、平遥电影展到北京大学等高校学府的线下路演,《河边的错误》找准了自己的“观众路线”。

  首先是才华与幽默兼备的“潦草小狗”余华,以原著作者身份吸引了大批“书粉”自动入列,其次是影片男主角朱一龙自带粉丝流量。在灯塔数据中,标记该片为“想看”的女性观众占比超过80%,年龄段集中在20—29岁。在影片的11个营销事件中,出现“余华”“朱一龙”名字的占了9席。同样拥有两大“流量”演员的《不虚此行》,其营销点却并没有放在胡歌与吴磊身上。片方似乎想留存电影的“纯粹感”,紧紧抓住电影内容进行营销。然而,没有一个“吸睛”的类型化故事支撑,最终走向自我感动的“牢笼”。

  除了固有的“书粉”与演员粉丝,《河边的错误》宣传海报上一句“不如发疯”,引来无数网友们一起创作“发疯文学”。

  命中年轻人的喜好,等于解锁了互联网的流量密码。近年来文艺电影营销最为“成功”的《地球最后的夜晚》,该片由毕赣导演,上映于2018年的“跨年档”。“一吻跨年”的招牌,再加上汤唯与黄觉两位“影咖”坐镇,将这部沉闷晦涩的文艺片包装为每个“心灵流浪者”的浪漫,但最后走进影院很多观众发觉“不知在讲什么”,成为“电影史上最大骗局”。于是,上映第二日便被“打回原形”,票房仅收获1000余万,第三日更是跌到了100余万。票房如此大跳水,证明文艺片讲故事的能力与营销路线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电影是造梦的艺术,但梦想往往也要立足现实。文艺片既要个人表达,又需要市场认可。如何将二者相结合,培育好文艺片良性发展的商业土壤?《河边的错误》给当前沉闷封闭的文艺片市场切开了一个口子:自我表达融合类型元素,放下身段,讲好故事,找准定位,擅用流量。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