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11月02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握数字浪潮 汇聚全球力量
“全球智慧城市大会·长沙”开幕,专家大咖分享智慧城市前沿“干货”

    奥泰因·赫尔佐格

    樊 纲

    周娟平

    王喆

    唐启勇

  张福芳

  10月31日,“2023全球智慧城市大会·长沙”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大会以“构享普惠城市”为主题,旨在为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交流合作提供更大舞台、更优展台、更好平台,推动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新发展。

  “中国作为全球智慧城市大会全球唯一分会场,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为世界提供了前瞻的科技创新应用和丰富的城市实践探索。本届大会主办城市长沙,这颗在国际智慧城市建设中璀璨的明珠,已连续两年荣获‘中国领军智慧城市’称号,并被评为‘2022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国’的唯一得主。”在开幕式上,全球智慧城市大会创新部部长路易斯·戈麦斯·费尔南德斯在致辞中介绍。

  10月31日至11月2日,3天的会议期间,举办“数字经济与明日城市”“城市低碳绿色发展与可持续投资”“2023中国开放数林指数”等45个论坛,包括主题论坛、合作伙伴专题论坛、世界各国城市秀、2023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国颁奖典礼等三大场次颁奖典礼等多个专场活动。来自国内外智慧城市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负责人,数字技术领域的企业和研发中心相关代表,围绕如何推动城市未来更有智慧、更有温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一场国际化的城市对话。

  本文整理了大会论坛上其中5位专家的观点,以飨读者。 

   1 AI如何为减碳目标赋能

  奥泰因·赫尔佐格

  (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世界规划教育组织副主席)

  要怎么支持减碳?很多时候它的发生是悄声无息的。数字转型对城市来说非常重要,必须要充分地利用数字化来更好地提升城市的整体运营,并且提升政府的效能,才能使人们过上更加便捷的生活,才能实现我们对未来世界发展的愿景。

  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监测城市中的碳足迹以及碳排放相关情况,并且对相关生命周期进行模型推测,更好地提升运营。还可以通过以AI为基础的自动化技术来更好提升城市的晋升力,提升城市的决策能力,数字孪生还可以和一些模拟场景相结合,有效地提升城市的管理和运行效率。除了数字模型,语言模型对于数字化的城市规划也是大有可为。

  给大家分享一个应用事例,可以利用数字化的ictTwins进行城市发展预测,可以做能源消耗预测,做用水量的预测以及对城市中垃圾和废弃物的产生进行预测。该技术在整体的城市规划以及城市间的合作方面可以提供非常多的支持。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结论。很多城市在面对脱碳目标时,不知道该如何入手。其实我们可以通过ICT的云和治理流程来实现,我们必须要把流程数字化,并且运用到大数据的语言模型,用到iCity的数据以及相关的数字化知识和技能,来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以及零排的目标。可以说双碳战略技术是可行的,而且将会惠及城市。

  2 智慧城市如何普惠

  樊 纲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院院长)

  现在城市越来越好,房子也越建越好,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特别是随着大量人口流入城市,使得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但这几年,有放缓的趋势。城市化进程放缓,使得我们的碳排放能够降低。

  过去城市化发展,强调小城镇发展,而忽视大城市发展,甚至限制大城市发展。现在政策作了调整,虽不能让很多大城市无限扩张,却可以通过发展城市群的办法来吸纳更多人口。城市群不仅仅是一座大城市,它是中心城市,可以吸纳周边的中小城市、农村等融入其中。在城市群发展中,要思考如何普惠,我们必须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来推动城市群的建设。

  首先是大中小城市的空间互补,这个可以通过交通基础设施来连接、连通。如何管理好城市群呢?我们可以用信息技术帮居民实现住有所居,铺排一些公租房、廉租房、保障性住房等;其次是公共服务,比如医疗,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数字化,把医院的布局、看病体系融合在一个区域中,使社区医院与三甲医院链接互通;教育,同样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城市管理,可以说利用信息化技术赋能城市管理,中国不少城市做了很好的尝试。

  数字赋能产业,中国也在做很好的探索,传统产业数字化后,有不少获得了新生。产业得到发展后,创造出更多的就业,使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具有更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更好地实现现代化。总之,智慧城市应该全面的智慧,更好地为现代化进程服务。

  3 “数字长沙”如何全方位

  赋能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周娟平

  (长沙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轮技术革命蓬勃发展,也催生了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革命,信息化、数字化成为全球竞争的战略高地。

  近年来,长沙积极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2019年组建了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统筹智慧城市建设和数据资源管理,坚持以“数”赋能、以“数”谋城、以“数”制胜,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推动“数字”这一最大变革力量更好地为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具体做法:一是聚焦城市高效精细治理不断夯实基础支撑。统筹建设5G超算中心、人工智能中心以及政务云、城市超级大脑、网络安全运营中心等数字底座,切实提高数字化的保障能力。二是聚焦人民美好生活不断建优惠民应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老百姓网上办、随身办、随地办;推动“湘易办”长沙旗舰店升级,政府门户网站、“我的长沙”城市移动综合服务平台改造;“互联网+教育”,让乡村孩子享受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易停车”平台,将全市6000多个停车场连为一体面向市民服务。三是聚焦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不断推进先行先试。彻底改变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的传统信息化建设模式,全面理顺数据资源管理体制,目前政务数据开放平台已惠及数据192.7亿条,面向全市共享开放。四是聚焦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不断注入智慧新动能。落实“智富万企”行动,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今年长沙新增上云企业14394家。2020年以来长沙先后发布智慧城市建设场景清单544个,总投资达205亿元。在数据要素市场方面先行先试,组建全国第五、中部第一的湖南省大数据交易所。 

  4 数字经济指数:城市数字化发展指南针

  王喆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

  新经济指数和数字经济指数是国内最开始有的两个以大数据为基础进行宏观分析的指标。这个指数的方法论非常直接,我们在互联网上获取所有有关数字经济的信息,然后赋予不同的权重,予以加总。数字经济指数分为四项的一级指标或四个子指数,分别是产业、融合、溢出和基础,它们对应数字经济的不同细分领域。

  目前国家统计局并没有官方的一个有关数字经济的度量,但是信通院连续几年发布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大概从18万亿增加到50万亿,占GDP的比重从27%上升到40%以上。这样的一个变化的态势跟我们的指数反映出来的态势是非常一致的。

  我们知道,大数据突出的优势,就是每一条数据都自带一个地理标签,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我们是能够去发布每一个省份、每一个地区的指数。以湖南为例,湖南数字经济发展在过去几年中,在全国可以排到第10名,在中西部省份中排到第4。如果把数字经济指数分解为四个不同的一级指数的指标来看,湖南省的表现在中部和中西部省份中比较突出。如果按照二级指数一一解释来看,湖南省在产业指数和溢出指数上表现尤其出色。产业主要是互联网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和大数据产业;溢出指数是制造业、服务业。

  5 湖南数据要素市场探讨

  唐启勇

  (湖南大数据交易所副总经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可以说,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数据安全合规的交易是打通数据流通的关键一环,谁破解了数据运营和流通服务的难题,谁就获得了主动权。目前全国各省市纷纷布局数据交易场所建设,竞争异常激烈。    早在2018年5月,长沙市政府就前瞻布局,与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出了合作建设湖南大数据交易中心的任务,并迅速推进;2020年6月,湖南大数据(地理空间)交易中心建设纳入《湖南省交易场所总体规划(2020-2025年);同年,被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列为全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之一。    湖南大数据交易所作为全省唯一数据要素市场运营机构,突出准公共属性,坚持市场化、专业化运营,为我省数据要素提供登记、交易、结算一体化服务。    目前,湖南大数据交易所已汇聚包括地理空间大数据、能源大数据、文化大数据、政务大数据等八大数据中心,入驻数商会员350家,新增上架产品1518个,已实现交易总额近5亿元。在长沙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支持下,筹建政务大数据交易专板,目前汇聚数据总量为262.59亿条、可调用接口总数达到993个。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