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馨怡 彭孙英
幸福是什么?是家门口的优质学校,便捷专业的医疗服务,畅通无阻的出行?或是欢快跃动的广场舞,氤氲飘香的清茶,洁净舒适的卫生间?
湘西人民上扬的嘴角、闪闪发光的眼睛、欢欣鼓舞的歌声,都透露着满满的幸福。
“蜂蜜让我脱贫,让我脱单。现在我们的生活就像蜂蜜一样甜!”花垣县十八洞村的龙先兰、吴满金夫妇,在百花之中采摘蜂蜜。
“如今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小楼,回家的路也越来越好走了。”吉首市幸福村村民龙连智,在为游客介绍矮寨大桥和天桥仙居。
“现在我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不用再往外头跑了,每天都干劲十足!”古丈县翁草村村民洪丁凤,漫步在香气四溢的“白叶一号”茶园。
……
10年来,湘西打赢脱贫攻坚战。8个县市全部脱贫摘帽,11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5.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2%,消除了千年以来的绝对贫困。
10年来,湘西人均收入翻番。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16466元增长至2022年的3141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260元增长至13097元,民生支出从110亿元增长至231.5亿元。
10年来,湘西民生支出占比70%,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排名全省前列,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显著提高。
湘西人民在高声吟唱:“春风浩荡里,山河已是锦绣新画卷!”
体教融合 城乡均衡 铺就湘西伢子的圆梦路
10月4日晚,在杭州亚运会攀岩男子速度接力决赛上,湘西小将张亮、龙金宝与两名队友组成的中国队获得冠军,收获中国攀岩的亚运首金!
攀岩被称为“峭壁上的芭蕾”,是湘西州崛起的优势体育项目,短短几年就培养出一批攀岩运动健儿。
湘西州人口不及全省的5%,为何体育综合实力能居全国前列?
体教协调发展、协同育人的发展模式可圈可点。2015年,湘西州教育局、州体育局合并为湘西州教育和体育局,体育教育管理合二为一。
湘西州在探索中走出了“机构一体化、体校集中办、师资三互派、资源六进校、赛事成体系”的“湘西路径”。
保靖县的农村学生李鑫是体教融合的受益者。他曾在当地中小学运动会中获得第一名,展现出优秀的田径素质和潜力。考虑到乡镇学校的体育硬件条件有限,湘西州教体局便安排他到保靖民族中学学习,获得更加专业、科学、全面的训练和指导。
几年的培养,李鑫不仅参加了更高水平的比赛,还通过高水平运动员渠道考入了名牌大学。
靠着体教融合的发展,越来越多湘西伢子圆了“体育梦”。据统计,湘西州先后输送高水平运动员近200名、奥运冠军3名,累计摘夺奥运金牌4枚、国际赛事金牌71枚、全国赛事金牌163枚,实现了全运会金牌8个县市全覆盖。湘西州也获得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省竞技体育贡献奖”等荣誉,成功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承办权。
同时,青少年的健康素质也得到提高,湘西州中小学生的肥胖率下降8%,近视率下降0.89%。
体教融合发扬特色,教育均衡夯实基础。
泸溪三中曾被戏称为“散中”,教和学都是一盘散沙,甚至濒临解散。
2016年4月,泸溪县痛下决心,彻底改组了学校领导班子,并让县城最好的初中白沙中学与其“结对帮扶”。
几年时间,该校从泸溪农村中学中的倒数第二,跃居第一,成为农村优质教育的典范。
泸溪县始终把教育作为事关百姓民生的“一号工程”来抓,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农村全面改薄计划,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将城区优质的学校资源“嫁接”到乡村学校,推行艺体教师“走教”式教学,解决了农村艺体教师缺乏的问题。
2020年秋,泸溪县小学、初中、高中巩固率分别为100%、99.69%、99.56%。
该县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湖南省教育强县”等700多项殊荣,泸溪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入选“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
泸溪的丰硕成果,是湘西州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缩影。
2015年至2017年,湘西州积极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城乡教育信息化,维修改造农村薄弱学校校舍,全面消除农村学校D级危房。
2018年至2020年,8个县市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验收。
2021年以来,大力实施教育质量提升攻坚行动。
2022年,湘西州在全省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市州综合排位前进3个名次。
十年来,湘西新建、迁建、改扩建近300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近三年,全州累计完成教育投入182亿元,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新增学位5.8万余个。全州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了根本性变化,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
综合医改 惠民为本 提供“家门口”的高质量服务
“没想到出门散步,还能顺便看个病。”78岁的罗金保老人感叹道。
9月15日晚,“中医药文化夜市”大型义诊活动现场,湘西州民族中医院推拿科、消化内科、康复科等20个科室的专家,现场“摆摊”为市民答疑解惑并提供中医特色技术服务体验。
“中医药文化夜市”从去年开始举办,广受好评,让市民们在“家门口”就能轻松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
10年来,人们看病就医更方便、更实惠、更高效、更顺畅。
湘西州不断拓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全州95%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接入智慧健康信息平台和“健康湘西”微信公众号;医联体、医共体建设进一步扩面,18家检查结果互认机构、31个互认项目,减少重复检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6月28日,湘渝黔边区启动“三地”医保联动机制,解决三地参保群众异地就医过程中的“跑腿垫资”及待遇差异问题。花垣县居民到重庆市秀山县、贵州省松桃县看病就医,可在当地直接报销,且享受花垣县的医保政策。
10年来,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费用负担不断减轻。
针对过去患者反映个别医生“态度冷冰冰”、医院“看病不透明”等问题,湘西州人民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患沟通水平,患者满意度持续向好,2021年,门诊患者满意度97.39%,住院患者满意度96.69%,收费窗口实现零投诉,荣获“全省优质护理服务表现突出医院”称号。
2017年,湘西州在全省率先取消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除儿科门诊)门诊输液,加入福建三明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联盟,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改革后,药品价格平均下降33.76%,每年可减少群众用药负担3.8亿元左右。
10年时间,全州卫生技术人员从2013年的12823人增加至2022年的21390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从13317张增加至29690张。卫生健康服务保障水平不断增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实现清零,县市二甲医院、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合格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健康扶贫“湘西经验”在全国推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均预期寿命提高2岁以上。
人才振兴 强化保障 搭建百姓们的幸福港湾
10月10日上午,湘西州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龙山县开赛。设置茶艺、焊接、健康照护、动漫制作等30个竞赛项目,549名选手同台竞技、各显风采。
近年来,湘西州将专项职业能力项目建设作为稳岗位保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将技能竞赛常态化,推进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并面向农村劳动者、返乡农民工、脱贫人口等,开展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技能培训。
今年以来,全州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82万人次,通过专项能力建设带动2.03万人实现有质量就业。截至目前,湘西州已培育技能人才24.69万人。
拥有一技之长,方能自立自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13年的4.3%,下降至2022年的2.78%。
湘西州不仅洋溢着劳动的光芒,也充满着人情的温暖——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我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在家周边走动都挺困难的。这扶手、护栏一安装,真的方便太多了!”龙山县桃子村68岁的陈奶奶兴高采烈地说。
近年来,湘西州以“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方便、居家环境改善、智能安全监护、辅助器具适配”为目标,按照“一户一策”,对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等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今年,已完成1095户特殊困难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
“我今年种植了7亩水稻,养了1000斤稻花鱼和100余只鸭、鹅,预计总收入可达3.5万元以上。”来自凤凰县都良田村的吴家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吴家生有4个孩子,其中3个孩子均未成年且是病残,妻子不堪重负,离家而去。他独自扛起生活的重担,竭尽全力为孩子们筑造一个温暖的家。
在省、州、县残联以及社会各界爱心力量的帮助下,他家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建造了“家庭农场”。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种植水稻、饲养鱼和家禽,拥有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
今年,湘西州已为将近1500名残疾儿进行康复救助,为78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
10年来,湘西州城乡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全州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万人。就业服务不断优化,全州共举办大型公共就业服务活动400余场次,进场企业2万个,提供岗位800万个,实现就业20万人。就业技能不断提升,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州开展各类培训48万人次,“凤凰旅拍”“花垣焊工”等劳务品牌建设成效明显。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一幅动人心弦的安居乐业图,正在湘西大地上尽情延展,焕发出希望、幸福、和谐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