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我国进一步完善碳定价机制,迎来了关键期。”10月20日,2023亚太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举行“碳定价机制与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展望”分论坛,亚洲开发银行顾问杨卫华在论坛发言中说。
2021年7月16日,我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在第一个履约周期内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超过1.9亿吨、成交额超过85亿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为我国绿色发展提供巨大动能。
杨卫华称,碳定价机制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给予碳排放明确定价,是碳市场运行的基础。基于确定的碳价格,实行“谁污染谁付费”,才能将部分碳排放产生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从而推动低碳技术、产品的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转变。
“我国碳市场已经初步发挥出碳定价功能,显现出减排作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综合处处长丁辉表示,碳市场就是通过末端的碳定价来倒逼前端高耗能企业的低碳转型,通过市场化手段来帮助实现“双碳”目标,加强碳市场建设、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要着重通过优化碳定价机制引导更多主体、更多资金流入市场。
“我认为,当前中国碳市场建设面临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来自哈佛大学的环境经济学者Robert Stowe表示,碳配额价格偏低、能耗控制和节能减排的良好表现无法充分体现在收益上,以及碳市场金融产品种类少等,都将成为中国长期保持全球规模最大碳市场的掣肘。前不久,我国发布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消息,“这将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互为补充,只有让参与方实施的减排项目通过市场定价交易获得更大激励,才能吸引企业、资金自愿投入市场。”Robert Stowe认为,这是一个良好契机,中国应加快形成科学的碳定价机制。
“全国碳市场起初只覆盖8个重点行业,其他行业就要依靠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吸引‘入场’。”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助理綦久竑指出,调动全社会行业、企业减排积极性,就一定要强化“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价值导向,进一步完善全国碳市场制度规则,重点通过完善碳定价机制,引导高排放地区、高排放企业加大碳减排力度,吸引更多资金流入,为保持全球规模最大碳市场注入新动能。